因獨引武 VS. 因武引獨

  ——如果中共盲動主義發作而動武,中國勢必分崩離析,台灣也不得不獨立

 

兩岸八論之八

 

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間的戰爭固然可免,但是美國的「代理人戰爭」卻很難避免。美國企圖削弱中國的最好代理人就是台灣,只要美國努力武裝台灣,台灣似乎就很有資格充當美國的代理人,好好跟大陸打一場仗,打到兩敗俱傷,美國就可以漁翁得利、維持它的霸權地位。但是美國某些政客的這種夢想,只要台灣人不要落入台獨的陷阱,實際上是不會發生的。因為只要中華民國還在,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台灣就是已經回歸中國,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大陸方面已經一再重申這個概念。

很不幸的是,台灣本土產生的民主進步黨,從一開始就是以台獨運動者為主體成立的。當初蔣經國以「承認憲法、反共、不從事分離運動」三條件允許他們成立,但在1988年1月蔣經國過世後,他們就在4月通過〈台灣主權獨立決議文〉,1991年10月更通過〈建立台灣共和國黨綱修正案〉,在「基本綱領」中,明確寫入「建立主權獨立的台灣共和國」。1999年5月,為了爭取總統當選的機會,在不修改黨綱的前提下,通過〈台灣前途決議文〉,以「兩國論」取代台獨論,與李登輝隨後提出的「特殊國與國關係」相互輝映。

2000年總統大選,陳水扁當選,民進黨取得執政地位。雖然身為中華民國總統,卻是心在台灣獨立。2002年8月,他以視訊向台獨組織「世界台灣同鄉聯合會東京年會」指出「台灣是一個主權國家,台灣跟對岸中國一邊一國,要分清楚。」此後,所謂「一邊一國」成了陳水扁的標章。但是他也清楚「在我的任期之內,要把國號改成台灣共和國,我做不到。」

在他任期終了之前的2007年9月,民進黨以為台獨路線應該是社會共識了,草率通過一項〈正常國家決議文〉,提出「正名制憲」,要把國號改成台灣共和國,制定台灣共和國憲法。沒想到這個主張成了2008年總統大選大敗的主因,國民黨不僅馬英九高票當選,立法院更取得超過四分之三的絕對多數。但在馬英九的第二任期內,香港爆發爭取香港特首普選的「雨傘革命」,國內也爆發反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太陽花學運」,對民進黨2016大選極為有利。果然2016年蔡英文順利當選總統。

蔡英文是李登輝「特殊國與國關係」的編創者,2016年她當選總統後就以這種「兩國論」作為她的施政依據。這種兩國論表現在2021年10月雙十國慶總統演說所提的「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她和她的政府人員通常直接把大陸稱為「中國」,而把「中華民國」與「台灣」等同起來。好像這樣就可以表示台灣不屬於中國。她堅持不承認「九二共識」,大陸方面也就拒絕跟她的政府與政黨舉行任何會談,兩岸事務大率依照馬時代所簽的的各種文件繼續運行,遇到兩岸經貿過程中的障礙,總是以「譴責中國」作為收場。蔡英文這種「兩國論」也被稱為「借殼台獨」,雖未到激發兩岸武裝衝突,但已讓台灣危機四伏。尤其是2022年8月因美國眾議院議長來台引起的大陸圍台軍演,堪稱第四次台海危機。

民進黨如果不能放棄台獨黨綱,不接受九二共識,民進黨與大陸方面就沒有溝通的機會,而台海危機也無法順利解除。如果民進黨真的廢除中華民國國號,建立台灣共和國,台海戰爭將立即爆發。美國獨立戰爭打了八年,荷蘭獨立戰爭打了八十年,台灣獨立戰爭準備打幾年?民進黨及其支持者必須想清楚。當中國共產黨治理大陸越來越強大的時候,台灣宣布「法理台獨」(宣佈建立台灣共和國)是完全不可能的。那些認為台灣獨立美國會立即出兵援台的人實際上就是不敢打一場獨立戰爭的人,既然不敢戰爭,就不可能有獨立的機會。這就是「因獨引武」。

現在反過來說,不要宣布「法理台獨」、保留中華民國國號,是否就可以避免台海戰爭?我所了解的是:戰爭的機率將大幅減少,但不是絕對不會。如果大陸方面仍然相信習近平所說的「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奮鬥的目標」,他們努力的中心就是改善大陸人民的生活。2022年十月習近平在二十大的報告中提到要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強國,「總的戰略安排是分兩步走: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麼遠大的理想,只有在和平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大陸方面當然不可能在台灣沒有宣布「法理台獨」的情況下輕易對台動武。

但是在中共黨史上,卻發生過許多次「左傾盲動主義」。在第一篇中,我們提到八二三砲戰爆發就跟當時「三面紅旗運動」的左傾盲動主義有關。共產黨本來就是個左翼政黨,毛澤東時代就經常有「寧左勿右」的左傾傳統,更不用說三面紅旗與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重大災難。雖然鄧小平時代曾提出過「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的思維,但「左傾餘毒」的幽靈一直在共產中國的上空遊蕩著。當左傾盲動主義爆發時,沒有人能保證海峽和平可以持續。這就是為什麼台灣無論如何必須隨時做好備戰,「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

當中國大陸籠罩左傾氣氛,在台灣未宣布獨立的情況下對台動武,這時可能沒有人會反對台灣獨立,因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中國」已經成了幻想。中國人民在歷經現代化建設之後,人民不可能再容忍極左勢力的復出,一定會起來反抗,而在這反抗過程中,中國有可能分崩離析,滿足西方國家對中國分裂的想望。台灣當然離開這樣的中國越遠越好。那時,在台灣,除了宣布獨立以外,恐怕沒有其他可以凝聚人心的力量。這就是「因武引獨」。

 

 

文章標籤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橋樑與戰場的選擇

  ——要當中美交流的橋樑,不要當中美爭霸的戰場

 

兩岸八論之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49年成立後,忙著向社會主義過渡,忙著政治鬥爭,疏於發展經濟。雖然毛澤東在開國之初大言「中國人站起來了」,但是人民卻過著「一窮二白」的生活。直到1979年,在鄧小平領導下,走向改革開放,中國大陸才開始認真發展經濟。從那時起,中國大陸連續四十年的高速成長,1995年超越加拿大後,逐步超越義大利、英國、法國、德國,2010年超越日本,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雖然就平均每人GDP來說,仍然還相當低,但因人口基數龐大,整體總量相當大。

    在江澤民、胡錦濤領導的時代,奉行鄧小平名言「韜光養晦」的政策,在國際政治上盡量遷就美國。2001年在美國協助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中國大陸成了經濟全球化的組成部分。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後,習近平當上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共中央軍委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他所繼承的不僅是一個「站起來」的中國,而且是「富起來」的中國,他決心讓中國大陸能夠「強起來」。

    習近平掌握大權後立刻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為共產黨的奮鬥目標。2013年訪問哈薩克、印尼時,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此後,所謂「一帶一路」成了中共積極推廣的對外政策。現在的「一帶一路」實際上是中國大陸爭取開發中國家認同的援助、貸款與投資的政策,在中亞、東歐、東南亞、南亞、中東、非洲、中南美洲都發揮了重大的作用。這等於是向美國與歐洲的西方國家爭奪對第三世界的領導權。

    2014年習近平在法國訪問時提到「拿破崙說過,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當這頭睡獅醒來時,世界都會為之發抖。中國這頭獅子已經醒了,但這是一隻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在德國演講時,習近平提出「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2015年習近平在聯合國總部上提出所謂「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些概念都表明了中國大陸意圖使用新的口號來代替西方國家「自由民主(liberal democracy)」的概念。

    習近平的強勢作為終於引起美國、歐洲西方國家的警覺。2015年9月,哈佛大學教授艾利森(Graham Allison)在大西洋月刊發表〈修昔底德陷阱:美國和中國正走向戰爭嗎?〉,2017年正式成書出版:《注定一戰:中美能否避免修希底德陷阱?》。他引用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的名言:「是雅典的崛起,以及斯巴達揮之不去的恐懼,使戰爭不可避免。」意味著中國大陸崛起,勢必引起美國揮之不去的恐懼,中美之間的戰爭變得很難避免。怎樣應對中國大陸的崛起,變成西方各國學界政界爭論的焦點。

    2017年12月白宮公佈川普政府的《國家安全戰略》,將中國大陸定位為成為「修正主義強權(revisionist power)」,意指中國大陸意圖塑造與美國利益及價值觀相對立的世界,並將中國大陸當作是美國的「戰略競爭者」,意圖危害美國的安全與繁榮。美國這個世界第一強權終於表現出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焦慮。其後美國副總統潘斯、國務卿龐佩奧,都在公開演講中強烈譴責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種種罪狀。2018年3月,川普政府發布〈對華301調查報告〉,決定對大陸進口價值50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美中貿易戰正式開打。2000年新冠病毒傳入美國後,川普政府應付傳染病的方式一團混亂,川普把所有問題甩鍋給中國大陸,還把病毒稱為「中國病毒」、「功夫病毒」。

    2021年1月拜登上台後,更加仇視中國大陸,不但不停止貿易戰,反而更展開晶片戰、科技戰,意圖壓制中國大陸科技的崛起。要求其同盟國家配合對中國大陸「斷鏈」、「脫鉤」,不要將高科技產品賣給中國大陸;不要買大陸的華為等等的資訊通訊產品。過去的「全球化」被美國認為是助長了中國的專制與擴張。2022年10月拜登政府的〈國家安全戰略〉中,用所謂「民主」(democracies)對抗「專制」(autocracies)來作為遏制中國大陸的主軸。建立澳英美三邊安全協議(AUKUS)、美日印澳的四邊安全對話(QUAD),清楚明白的意思就是要圍堵中國大陸。

    雖然美國遏制中國大陸的意願強烈,但是美國國力卻無法跟上。美國由於「帝國過度擴張」,在這個世界干預太多美國實際上管不了的事情。川普競選總統時提出「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與「讓美國再次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MAGMA)的口號。「讓美國再次偉大」實際上表示美國已經不再偉大了;而「美國優先」則是表示美國已經沒有能力再多管國外的閒事了。2017年2月川普上台後,立刻宣布退出TPP,這是歐巴馬煞費苦心才完成簽署的、以中國大陸為對抗目標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其後又陸續退出或啟動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伊朗核協議、聯合國人權理事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萬國郵政聯盟、中程導彈條約、聯合國武器貿易條約、世界衛生組織。這些「退群」的舉動,都表示了美國已經無力領導國際事務。中國大陸利用這個大好時機積極介入各種國際組織,爭奪領導權。

拜登上台後,標榜「美國回來了」,希望能奪回某些組織的領導權。2022年2月1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給西方國家帶來很大的困難。在不能直接出兵進入烏克蘭驅逐俄羅斯軍的情況下,只能以各式各樣軍事援助烏克蘭,並以各種經濟手段制裁俄羅斯。但是制裁俄羅斯也一樣會傷到西方國家自身。而在這過程中,中國大陸、印度與絕大部分非西方國家採取中立態度。中國大陸藉這個機會增加影響力,要求美國以外的國家在貿易戰、科技戰中不要選邊站,不要輕易脫鉤斷鏈。大部分國家也都願意與大陸繼續交往,不願意選邊。

在這「中美爭霸」的過程中,最尷尬的莫過於民進黨執政的台灣。在民進黨「抗中保台」的口號下,根本不可能跟大陸和解,但是兩岸間卻是已經到了唇齒相依的地步。大陸不僅是台灣最大貿易夥伴,更是台灣出超的主要來源。就像東南亞、甚至世界一百多個國家,以中國大陸作為最大貿易夥伴,依靠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而發展。這種情況並沒有因為民進黨當政而有衰退。當世界絕大部分不願在中美貿易戰、科技戰選邊站的時候,台灣也沒有理由選邊站。美國對「全球化」的破壞,在中國大陸強大的經濟影響力下,恐怕只能有短期效應,就算對中國大陸造成傷害,對美國以及響應美國的國家也一樣會造成自我傷害。

比貿易戰、科技戰更嚴重的是:許多人擔憂美國可能利用台灣作為美國的戰爭代理人。美國與中國大陸都是擁有核子武器的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它們不可能爆發直接的戰爭。但是美國一些政客與策士卻夢想利用台灣激起大陸對台動武,他們在烏克蘭戰爭中得到靈感,既然可以利用烏克蘭「削弱」俄羅斯,何嘗不能利用台灣削弱中國大陸?這就是所謂的「以台制華」。方法就是:盡量表現對台灣獨立論者的支持,讓獨立論者有恃無恐,以為台灣宣告獨立美國一定會來保衛台灣。美國則以各式各樣武器支援台灣,讓台灣可以保持長期作戰的能力,也就是讓台灣「烏克蘭化」,藉此削弱中國。台灣成了美國的戰爭代理人。

由於台灣四邊都是海洋,平原地區人口密集,不像烏克蘭那樣有許多鄰國可以逃難。而大陸方面又已經宣稱只要台灣獨立就會不惜一切代價武力統一,因此戰爭爆發後台灣勢必生靈塗炭,而美國根本不可能派兵來與大陸作戰。台灣要如何維持繁榮穩定、避免戰爭,需要台灣人的智慧選擇。

台灣因緣際會,在東、西方文明交會的過程中,能夠先走上經濟現代化,成了中國大陸在鄧小平時代開始以後走向現代化的楷模。台商前進大陸,把資金、技術、人才、管理帶到中國大陸,對大陸現代化幫助甚大。這就是「橋樑」的作用,對台灣、對西方國家、對中國大陸,都發揮了偉大的作用。如果台灣不此之圖,寧可選擇所謂的「台灣獨立」,以脫離中國為目標,台灣勢必成為慘烈的戰場。

 

 

 

 

 

文章標籤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主體的制憲論

  ——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基本法,先把台灣主體的憲政框架建立起來

 

兩岸八論之六

 

    中華民國憲法於1946年12月25日由制憲國民大會通過,1947年1月1日總統公佈,同年12月25日開始施行。但是未施行前的7月4日,由於國共內戰已經全面爆發,國民政府宣布〈厲行全國總動員勘平共匪叛亂方案〉。憲法開始實施後的第一屆國民大會,就在4月18日通過〈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4月19日選出蔣中正為中華民國總統。5月10日公佈,5月20日總統就職。可以說,中華民國憲法從一開始就是個跛腳憲法,用「臨時條款」來「不受」原憲法某些條文的「限制」。這個「臨時條款」是依據憲法的「修改」程序來「制定」的。中華民國政府遷來台灣後,也經過四次修憲程序來修訂臨時條款,讓總統可以無限期連任,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立法委員、監察委員(同稱第一屆中央資深民意代表),可以無限期繼續擔任。

    1991年4月2日,由第一屆國民大會進行通過第一次憲法增修條文,目的在明定第二屆中央民意代表由「自由地區」選舉產生。4月30日李登輝總統公告自5月1日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5月1日公佈第一次修憲的內容。李登輝正式啟動台灣民主化大計。由此開始至2005年,展開長達14年、歷經7次的修憲,七次修憲全部是由國民大會負責。

第一至第五次修憲依照憲法本文第二十七條第一項第三款(國民大會之職權如左:…三、修改憲法…)及第一百七十四條第一款(憲法之修改,應以左列程序之一為之:一、由國民大會代表總額五分之一之提議,三分之二出席,及出席代表四分之三之決議,得修改之)的規定進行。但不是進行憲法本文的「修改」,而是在憲法本文之外另外增加條文,稱之為「增修條文」。第一次修憲的增修條文共十條,最重要的內容是作為第二屆國代產生的法源。

  第二屆國代民選產生後,於1992年5月27日第二次修憲,「增定」條文第十一條至第十八條,最重要的內容是規定從1996年的第九任總統、副總統開始由「自由地區」人民直接選舉,且任期縮短為四年。1994年7月29日同一個第二屆國民大會第三次修憲,將原有的十八條增修條文重新「修正」為十條,最重要的是明確規定總統、副總統應「聯名登記」,在選票上同列一組圈選,以得票最多之一組為當選。

    李登輝當選第九任總統之後,第三屆國民大會於1997年7月18日通過第四次修憲,將原來的十條增修條文「修正」為十一條,最重要的是取消立法院的閣揆同意權。第三屆國大還在1999年9月3日通過第五次修憲,但因自行延長國代任期,遭指責為「國代自肥」,被司法院大法官會議宣告無效。2000年4月24日,李登輝總統任期即將結束、陳水扁即將就任總統前,通過第六次修憲,全文修正增修條文十一條,將修憲提案權改歸立法院,國民大會變成了「任務型國大」,只剩下修憲的複決權。陳水扁就任總統後,於2004年8月23日,立法院通過第七次修憲提案,2005年6月7日,任務型國大複決通過五條增修條文的修正案,並增訂第十二條條文。這是第七次修憲,重要內容包括:立法委員席次由225席減為113席,任期由三年改為四年,選舉制度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更重要的是把國民大會廢除掉了,修憲制度作了重大修改。現在的修憲程序是:「憲法之修改,須經立法院立法委員四分之一之提議,四分之三之出席,及出席委員四分之三之決議,提出憲法修正案,並於公告半年後,經中華民國自由地區選舉人投票複決,有效同意票過選舉人總額之半數,即通過之,不適用憲法第一百七十四條之規定。」

    經過七次修憲之後,現行的憲法幾乎可以用「支離破碎」來做形容。學生或一般國民要了解憲法內容,簡直不知從何讀起。我自己用了一個辦法:把原來憲法按照修憲內容重新編排,把失效的條文刪掉,該補充的條文加上去,形成了一份「教材本中華民國憲法」,讓學生可以有較清晰的概念,不必為那些已失效的條文懊惱。但是,我想,更好的辦法是由立法院通過修憲程序制定一部「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基本法」,把憲法中仍然有效的條文重新整理歸併,再加上仍有必要改變或增加的條文,作為中華民國台灣地區的根本大法。這是經由修憲程序實現制憲的根本辦法。

    用這種方式制定的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基本法,序言中應有:「為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依照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十二條之規定,制定本基本法如左:」。這個條文的根本意義在於表明這部基本法是以中國的統一作為目標,這個目標讓大陸方面沒有理由懷疑中國統一的希望仍然存在,從而不必對台灣使用武力。當台灣回歸台灣主體性時,中華民國的作用在於表明台灣仍屬於中國,不在於台灣繼承中華民國法統。

    我認為「總綱」應有如下的條文:「中華民國主權與領土包含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本基本法僅適用於台灣地區。」「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間人民權利義務關係及其他事務之處理,得以法律為特別之規範。」這都是現行憲法的具體內容,表明台灣方面守住「一個中國原則」,接受「九二共識」,由此與大陸方面共同建立良好的關係。「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可以簡稱為「中國台灣」或「中華台灣」,英文也許可作「Chinese Taiwan」。無論到世界各地或是中國大陸,都可以使用這個名稱。也可以用這個名稱參與各種國際組織,甚至作為聯合國的觀察員。概念上,只要中國大陸能夠做到像習近平在中共二十大所說「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現代國家,台灣與大陸的統一就可以水到渠成。

    統一之後,無論國號如何更動,都不影響台灣的政治架構。也許大陸方面已經把國號改回「中華民國」,或者更簡便的「中國」,基本法的名稱只要做個小更動。至於這個基本法的政治制度,我個人傾向於保留現有的一切,盡量減少更動。將來完成統一時,只要把「總統」的名稱做個小修就可以,甚至於如果能談成一種「既統且獨」的局面,也一樣可以保持「總統」之名。如果中國大陸左傾氣焰高漲,在台灣並未宣布獨立的情況下強行發動武統戰爭,則台灣無可避免只能朝法理台獨轉化。那時,「中華民國台灣基本法」只要改個名字稱為「台灣共和國憲法」,內容可以完全不變。

 

 

 

 

 

 

 

 

 

 

 

 

 

 

文章標籤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主體的中國統一論

  ——是台灣與大陸統一,不是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

 

兩岸八論之五

 

1912年成立的中華民國,本來是孫中山當臨時大總統,但很快就讓位給袁世凱,接下來的16年,基本上可說是北洋政府的時代,以五色旗為國旗。1923年孫中山到南方另立政府,在蘇聯的幫助下,1924年1月改組後的國民黨召開一全大會,5月建立黃埔軍校,以蔣介石為校長。1925年3月孫中山逝世。7月國民政府成立,以青天白日滿地紅為國旗。經過一番孫中山繼承人的權力爭奪,蔣介石佔了上風,並當上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誓師北伐。雖然說國民政府是國民黨一黨專政的政府,但當時國民黨與共產黨基本上是合作關係的。然而兩黨終究革命目標不同、革命策略不同。1927年4月,蔣介石以極血腥的手段進行清黨後,國共兩黨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敵。此後的中國歷史,就是國共兩黨爭奪中國江山的歷史。1949年10月,共產黨一黨專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國民黨一黨專政的中華民國退守台灣。

台灣在1895年被清廷割讓給日本,台灣人成了被祖國棄養的孤兒,不得不接受強盜的統治。接下來中國轟轟烈烈的民族運動,台灣人只有少數精英人士參與,其他絕大部分人民基本上作為日本帝國的臣民。日本戮力經營台灣,而且很幸運的,台灣並沒有遭受二戰的戰禍,使得台灣比起當時的中國大陸,社會、經濟、文化各方面都較為進步。1945年8月日本戰敗投降,台灣回歸中國。但是當時的國民政府與台灣人民彼此是極為陌生的。國民政府並沒有認識到台灣人民的特殊歷史命運,終於爆發二二八事件。國民政府強力鎮壓,造成許多台灣人民對這個「父祖之國」的失望。

四年之後,中華民國政府退守台灣,台灣又與中國大陸分隔開來。在蔣介石國民黨與毛澤東共產黨的相互尖銳敵對下,徹底地隔絕。1975-76年蔣、毛兩個死對頭先後過世,但兩岸敵意仍然繼續。1979年鄧小平領導的改革開放開始,可以說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是大陸與美國得以建交的根本原因。但台灣在蔣經國時代對大陸的敵意未消,更因外交挫敗而拒絕與大陸往來,直到蔣經國逝世前一年才開放大陸探親。1988年1月蔣經國逝世,到了1990年李登輝當選第八任總統以後,兩岸才開始逐步、漸進的交往。可以說,台灣與中華民國是在某種特殊的機運下,本來兩個各不相干的特殊實體,居然有了命運的交集。台灣人民在無可選擇下,承擔了國民黨的「反共大業」。

二二八事件留下的反國民黨種子,成為不絕如縷的、以台灣獨立為訴求的反抗事件。1986年9月民主進步黨成立。這是台灣人的本土政黨,在蔣經國逝世後的1988年4月,迫不及待地通過〈台灣主權獨立決議文〉,1991年10月更旗幟鮮明地通過以「建立主權獨立的台灣共和國」為目標的台獨黨綱。此後台灣民主化、本土化的轉型過程在朝野良性互動下迅速展開。1996年三月第一次民選總統,國民黨領導人李登輝當選總統。2000年三月第二次直選總統,民進黨陳水扁當選。可以說,台灣的民主化與台灣的本土化是同時進行的,這是台灣民主化與其他國家民主化最大不同的地方。不僅民進黨是本土政黨,國民黨也一樣不得不與台灣本地的命運相連結。在民進黨執政時期,國民黨是台灣的在野黨。2008年國民黨馬英九當選總統,重新執政,實現第二次政黨輪替。一般來說,經過兩次順利的政黨輪替,台灣已經進入民主鞏固時期。2016年民進黨蔡英文當選,這是第三次政黨輪替。國民黨標舉「捍衛中華民國」,強調中國意識,保留中國終將實現統一的目標。而民進黨則強調台灣意識,以實現台灣獨立,建立台灣共和國為目標。

許多威權主義時期一黨專政的執政黨,在民主化之後幾乎都很難繼續生存,在台灣的中國國民黨卻可以作為兩大政黨之一,與民進黨輪替執政,而且國民黨專政時期的國旗青天白日滿地紅,還可以一直沿用到現在,國民黨主導制定的中華民國憲法本文也一直存在,只是經過七次「增修」。這裡面最重要的原因是蔣經國指定的接班人、國民黨主席李登輝主動領導實現民主化。但是國民黨雖然維護中國意識、保留中國統一的機會,還是得適應台灣本土化,以台灣這塊土地作為發展的地方,爭取台灣這塊土地上人民的支持。這個國民黨與過去跟共產黨爭奪中國江山的國民黨已經大大不同了。過去跟共產黨「漢賊不兩立」的國民黨,隨著兩代蔣總統過世,已經成為過去了。因此,哪怕國民黨還背負著「中國」的名稱,卻已經質變成台灣本土政黨。它承繼著中國國民黨兩蔣時期在大陸與在台灣時的成功與失敗、光榮與恥辱,但是它已經徹底變成了「在台灣的中國國民黨」。

由以上的論述,我們可以說:不管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或者其他在台灣產生的政黨,都已經回歸到台灣主體的軌道上,沒辦法離開台灣這個主體。「中華民國」雖然成立於1912年,歷經在中國大陸的盛衰興亡,卻很奇妙地與台灣的命運結合在一起,繼續作為台灣的國號。

由於中共堅決反對台灣獨立,這使得民主進步黨無法與中共政權建立溝通管道。反而是過去長期以來作為中共宿敵的國民黨,由於保有中國意識、願意尋求終極統一,而成了中共交往的對象。這樣的國民黨,不是從前那個「消滅萬惡共匪」的國民黨,而是立足於台灣,爭取台灣民意支持,以便與大陸方面交流合作的國民黨。現在的共產黨也跟蔣毛對立時的共產黨不一樣,這是改革開放以後的共產黨,讓中國大陸經濟快速起飛,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整個世界都仰賴中國大陸的市場與產品。

當台灣各政黨都已經變成以台灣為主體時,民進黨沒辦法獨占台灣本土政黨的地位,國民黨也已經是本土政黨。反過來說,國民黨所特有的中國意識、終極統一,民進黨只要能適應時代變化的現實情境,照理說也一樣可以接受。民進黨內過去就已經有廢除台獨黨綱的聲音,雖然到現在還沒辦法實現,但是在歷經兩次執政後,民進黨的執政者已經清楚知道要把「中華民國」改變為「台灣共和國」是完全不可能的,就如某位民進黨高階人士說的「除非瘋了」。既然如此,那麼「中國認同」、「保留統一的機會」、「捍衛中華民國」,接受「九二共識」,也都不必讓國民黨獨享專利。

當我們回歸台灣主體性來討論問題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確認,現在的兩岸關係已經不是過去「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不共戴天的敵對關係,而是同屬中國的「台灣」與「大陸」之間的關係。只要在交流、合作的過程中,彼此能水乳交融,將來當然可以邁向統一。而那時的統一,是「台灣」與「大陸」的統一,不是「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統一。統一後的國號、國旗、國歌,到時候自然就會解決,也許是回到「中華民國」,也許是個簡單明了的「中國」。

 

 

 

 

 

 

 

 

 

 

 

 

文章標籤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人絕對不能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中國

  ——你承認他,他不承認你,你就矮了半截

 

兩岸八論之四  

 

台灣許多人喜歡稱呼大陸為「中國」,就像外國人那樣地稱呼。外國人當然可以那麼稱呼大陸,但台灣人卻必須好好考慮一下。某些人稱呼大陸為「中國」,他是真誠地相信中華人共和國代表中國,而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在台灣的「中華民國」在他們眼裡是個偽政權。另一些人稱大陸為「中國」卻有著截然相反的概念,他們以為: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中國,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統治過台灣,所以台灣就不是中國的一部分。這些人都是台獨人士,這些台獨人士還可以分兩種,一種是「法理台獨」派,他們根本不承認「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合法性。還有一種是「務實」的台獨,民進黨人士就是這一種,他們以建立台灣共和國為目標,卻容忍在中華民國體制內競爭甚至執政。他們可能把中華民國當作是暫時不得不接受的國號,但是這個暫時國號只代表台灣,因此在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中國的前提下,中華民國就不是中國。這種說法可以是陳水扁的「台灣中國一邊一國」論(亦即「一中一台」論),也可以是蔡英文的「兩國論」,但不是「兩個中國」論。其典型論述就是1999年5月民進黨提出的〈台灣事實主權決議文〉,該決議文提出「台灣是一主權獨立國家,其主權領域僅及於台澎金馬及其附屬島嶼,以及符合國際法規定之領海與鄰接水域。台灣固然依目前憲法稱為中華民國,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

「兩個中國」是許多藍營人士的希望,但是並沒有成為國民黨官方的論述。「兩個中國」就像「兩個韓國」、「兩個德國」一樣,一起參加聯合國,可以跟彼此的友邦建立邦交。「兩個德國」並沒有妨害德國最終統一,「兩個中國」論者常以此證明「兩個中國」既可以讓台灣確實留在中國,而且也保留了將來統一的希望。如果要配合大陸方面「一個中國」的要求,也可以加上一些字眼如「一個中國兩個中國人國家」、「大屋頂中國下容得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這種理論的關鍵是中共的領導階層願意不願意接受,只是到目前為止他們都不接受。原因可能有二:一是1972年大陸方面取得聯合國中國代表權以前,他們在居於劣勢的時期,他們都已經堅持「一個中國」過來了,在他們進入聯合國後當然也就不願意再放棄「一個中國」。「兩個德國」、「兩個韓國」都是台灣方面退出聯合國以後雙方才同一天加入的(兩德在1973年9月18日,兩韓在1991年9月17日)。另一個原因可能是大陸方面比台灣方面大得太多,他們佔了主體中國的部分,不願放棄他們享有的優勢地位。古話說:「若欲取之,必先予之」,用一點辯證法,也許有一天習近平想通了,發現這是促進兩岸人民水乳交融、最終實現中國和平統一的根本辦法。

國民黨官方的論述,可以以1991年2月在李登輝主導下由國家統一委員會通過的〈國家統一綱領〉為代表,它要求「在互惠中不否定對方為政治實體」,「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以和平方式解決一切爭端,在國際間互相尊重,互不排斥」。這種論述,大陸方面既不表示接受,也不予以批判,也就是所謂的「默認」。馬英九執政期間,大抵上依據這個概念進行兩岸交流,甚至完成新加坡的馬習會。但是李登輝執政後期在蔡英文影響下,於1999年7月提出「特殊國與國關係」的「兩國論」,則是呼應民進黨在當年5月提出的〈台灣前途決議文〉。

至於民進黨的「兩國論」,否定「中華民國」的中國屬性,否定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問題是,你自以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並沒辦法換來國際的承認。國際上仍然認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在對岸不承認你是代表台灣的獨立國家以前,你去承認他代表中國,你只是自己矮了半截,徒然招來對岸的「文攻武嚇」。蔡英文總統及其外交部長都把大陸方面稱為「中國」,這是明顯違反憲法「一國兩區」的規定的。即便如此,他們也完全無法藉此拓展國際空間,不但沒有增加邦交國,反而大幅減少。馬政府時代拓展的外交空間,例如參加WHA,反而被壓縮了。

    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伊始,他們就已經確立了一個永不改變的政策:承認他們的國家,絕不能同時承認在台灣的政權。跟他們建交,就得跟我們斷交。在聯合國以及其他以主權國家為單位的國際組織裡面,他們要參加時就會逼迫我們退出,這就是所謂「一個中國原則」,從那時到現在,歷經七十幾年,從來沒有改變過。對於民族主義立場非常堅定的蔣介石來說,也採取同樣的相對政策:任何國家跟「匪偽政權」建交,我們就會跟他斷絕邦交,這種所謂「漢賊不兩立」也同樣是「一個中國原則」。

    什麼是「一個中國」呢?從大陸看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土主權包括台灣;從台灣看大陸,中華民國的領土主權包括大陸;彼此的領土主權「相即不離」,這就是「一個中國」。國際社會只能選擇一邊建立邦交,以主權國家為會員的國際組織,也只能有一邊參加,現在的現實就是只能大陸方面參加。台灣方面跟各國的關係以及參與國際組織,只能找到一些「務實」的方法,沒有其他的方法。你覺得很委屈嗎?實際上,幾乎絕大多數的國家都願意幫我們建立務實的外交關係。我們常常覺得這種關係「不正常」,但是不要搞錯,我們的國際貿易還是正常進行,我們的護照還是通行世界各國。甚至於,大家也可以看到,我們護照的免簽國高達一百多個,大陸只有四十幾個。在國際政治上爭名分,以為只有用「中華民國」或「台灣」名義建立外交關係或參與國際組織才是名正言順,這只會落入對岸忌諱的「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對台灣沒有一點好處,只能增加友好國家的困擾。

    這種局面有沒有改變的一天呢?也許有,也許沒有。只要大陸還在共產黨有效的一黨專政下,大概不會有任何改變。但是大陸對台政策,也有三個階段的不同政策,從過去毛澤東時代的「解放台灣」,到鄧小平時代的「一國兩制」,到胡耀邦、習近平接納「九二共識」,也可說是適應兩岸政經發展所作的調適。但無論如何,一個中國原則從未變更。究竟「九二共識」存不存在?這個答案其實很簡單:你願意跟大陸談判,它就存在;你不跟他談判,它就不存在。是不是說:只要我們接受「九二共識」,就會落入「一個中國」的圈套?問題是,本來兩岸就是「一個中國」,何來「一個中國」的圈套?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有著它對中國大陸人民的實質意義。中國遭受帝國主義百年的侵凌、羞辱、剝奪,國民黨本來在北伐時也是反帝國主義的,但在清黨以後放棄反帝的政策,使得反帝成了中共的獨家專利。今天看到西方國家的「自由民主」,並不是當時的景象。兩次世界大戰,都只是帝國主義的爭霸戰。戰後日本被打敗了,帝國主義並未消退,英、法、荷蘭都是在其亞洲殖民地人民英勇反抗後才黯然退出的。當毛澤東宣稱「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那確實是大陸中國人最感驕傲的時刻。

    另一方面是國內的土地問題,中共不斷地以「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來動員農民。國民黨也主張土地改革、耕者有其田,但是總是要等到承平時期才有實施的可能性,而承平時期也不見得有能力實施,主因是國民黨軍政幹部多的是地主富農出身,他們當然不願自己家裡的土地被革掉。國民黨在台灣的土地改革能成功,其實是因為他們外來政權的身份,既可壓制本地地主的地位,又可同時討好農民。中共用「反封建」來清算地主富農,雖然殘酷,卻能有效地掌握農民的向心力。

    因此,我們可以說:中共政權之建立,是得到大陸多數人民擁護的。如果說,原來中華民國政府是國民黨一黨專政乃至蔣介石個人獨裁,而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則是共產黨一黨專政乃至毛澤東的個人獨裁,那麼中國人民的選擇只是在兩個一黨專政與個人獨裁之間做選擇而已。毛澤東與共產黨的獨裁專政比起蔣介石國民黨的獨裁專政更為有效率、更能得到民心。國共對抗絕對不是今天講的「民主」對抗「專制」。至於現在共產黨是不是仍然有權在大陸實行專政,坦白說,那是必須由大陸人民去決定的。共產黨的統治從「治理」(governing)的角度來看,確實是相當有效的。但是有效的治理仍不能否定民主化的必要性。在這方面,台灣由威權體制民主化的過程,贏得世界各國的稱讚。但是台灣對大陸的影響只能是發揮「燈塔」的作用,而不可能直接去干預大陸的內政。

    台灣的自由民主已然成熟,不可能接受一個非自由民主的政權作為台灣的中央政府,也就是說,台灣人民不可能接受中共的「一國兩制」作為統一的模式。因此,中國民主化與中國統一應是一體的兩面,我們必須斬釘截鐵地說,沒有中國民主化,就沒有中國的統一。當中共不再強求統一時,就算中共不接受藍營人士提出的兩個中國論述,台灣仍可以在前述的「一個中國原則」下,不搞「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台灣獨立」。兩岸之間也就不必劍拔弩張,而可以進行交流互惠。等到中國大陸民主化時,自然就可以完成統一。

 

文章標籤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間不能爆發直接的戰爭

  ——期待美國為保護台灣而戰,不僅不可能,而且不道德

 

兩岸八論之三

 

    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憲章正式生效,中、美、英、法、蘇五國成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1971年10月25日中國代表權被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蘇聯代表權則在1991年年底蘇聯解體後,由俄羅斯繼承。顧名思義,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負有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主要責任。可是這五個國家才是人類社會和平與安全的最大威脅。由於意識形態、霸權思想與現實利益,這五國都以核子彈、各式戰略飛彈彼此「恐怖平衡」,以免招致「保證相互毀滅」。因此,彼此不得不在必要時相互忍讓。

    二戰以後,最大規模的國際戰爭,可以說是韓戰與越戰。先看韓戰。1950年1月,金日成向蘇聯提出武力統一朝鮮的方案,取得史達林贊同,在他們制定戰爭計畫期間,完全沒有知會中共,等到5月13日金日成訪問北京時才向北京通報,但稱只希望中共同意,並不要求援助。6月25日北韓發動韓戰,9月15日美軍在仁川登陸,10月1日,金日成首度向中共提出緊急出兵援助的請求,同時中共也收到史達林希望中國出兵援助朝鮮的電報。10月9日中共「志願軍」越過鴨綠江。蘇聯雖然也有出動空軍,但其任務,僅在保衛中國邊境上空與保護朝鮮北部的交通線,始終沒有承擔掩護志願軍地面作戰的任務。1954年一月以後,由於中共與北韓的飛行員不足,才有蘇聯飛行員假冒中共或北韓的飛行員參戰。史達林竭力避免與美國直接對抗。蘇聯空軍的主要目的在反制美國的轟炸機,不在與美國的戰鬥機糾纏。蘇聯介入的報導常遭蘇聯否認,而美國也不願予以揭發,以免戰爭擴大。蘇聯對共軍的援助不是無償的,是要分期攤還的。大陸入朝作戰的兵力總數近190萬人.,中共揭露的陣亡人數達18萬人。中共打了一場蘇聯的「代理人戰爭」。

再看越戰。1950年1月,正當毛澤東在蘇聯訪問時,胡志明會見史達林要求援助。史達林則轉而要求中共承擔援越責任。但是中共並非像韓戰那樣直接派兵參戰,只是做些幕後的援助工作。奠邊府戰役後法國退出越南,日內瓦會議分割南北越。1961年以後美國逐漸介入,1964年8月2日東京灣事件後,美國升高越戰,中共也增加所謂「中國後勤部隊」,但是中共與美國都不希望發生正面衝突。美國雖然轟炸北越,但地面部隊並不侵犯北越。這時蘇聯也開始介入越戰,蘇援的主要項目是為北越建立現代化的防空系統,這些防空系統對美國戰機造成極大威脅。蘇聯提供高射砲、地對空飛彈、戰機高級雷達探測系統、各種機械、車輛、化肥、藥品,幫忙修復工廠、發電廠,派出大量軍事專家和技術人員。但是這些都是秘密進行的,美國也不願公開點破。到了1973年1月北越與美國簽訂《巴黎協定》,美國退出越南。1975年4月30日,西貢淪陷,南越政權淪亡。美國在越南打了十幾年的戰爭,最後以美國的徹底失敗告終。

    1962年10月的古巴飛彈危機,可以說是人類最接近核子大戰邊緣的一次。1959年美國在義大利與土耳其部署45枚中程彈道飛彈,由於距離莫斯科太近,遭蘇聯嚴重抗議。1961年4月豬玀灣事件美軍入侵古巴、貓鼬行動(Operation Mongoose)CIA 圖謀刺殺卡斯楚相繼失敗以後,美國甘迺迪政府被視為軟弱無能。1962年7月蘇共第一書記赫魯雪夫與卡斯楚取得協議,要在古巴部署中程及遠程飛彈(MRBM and IRBM)。1962年9月4日,甘迺迪總統公開警告蘇聯不得在古巴部署攻擊性武器。10月14日,美國高空偵察機U2拍攝到許多古巴飛彈基地的照片。當時美國的軍方將領幾乎都主張空襲並派軍侵入古巴一舉推翻卡斯楚。甘迺迪冷靜考慮後,於10月22日下令採取攔船檢查(quaranting)(不使用封鎖blockade字眼以免變成戰爭狀態)方式。甘迺迪並在電視演說中揚言如果蘇聯不撤回飛彈將對蘇聯進行全面的報復。軍方並立即將警戒狀態升至三級(五級最低、一級最高),10月25日更升至二級,戰略空軍全面備戰。10月27日一架美國U2高空偵察機在古巴被擊落,情勢更為緊張。但是美國並沒有反應過度。相反地,當天晚上,甘迺迪總統的弟弟,司法部長羅伯甘迺迪(Robert Kennedy) 私下會晤蘇聯駐美大使,願意以撤回部署在義大利、土耳其的飛彈並保證不再侵犯古巴作為交換,但是撤回義、土飛彈的承諾不能寫在任何正式文件上。10月28日,赫魯雪夫公開宣布願意撤回古巴飛彈,危機乃暫時告一段落。美國的攔船檢查仍持續到11月20日,而義、土飛彈則在1963年4月悄悄撤回。由於這次的危機,美蘇建立了「熱線」(hot line);為了減少核子戰爭爆發的危險性,1963年美蘇還簽訂了〈部分禁止核試條約〉(Partial Test Ban Treaty, PTBT) 。由於古巴危機中,雙方的克制,最後危機變成了轉機。當時的美國人只看到甘迺迪總統意志堅決迫使蘇聯讓步,使得甘迺迪聲望大增,沒看到實際上美國已經悄悄地對蘇聯作了重大的讓步了。

    美國出兵的韓戰、越戰,蘇聯表現得極度忍讓。那麼蘇聯出兵的情況如何呢?先看1956年匈牙利革命的例子。受到1956年2月赫魯雪夫貶史達林及5月中共大鳴大放的影響,東歐蘇聯附庸國也掀起了一陣自由化的風潮。其中最劇烈的是匈牙利。風起雲湧的民主化浪潮席捲整個匈牙利。該年10月23日,具有民主自由觀念的納吉成了匈牙利總理。他順應民眾的要求,大膽進行改革。宣布結束一黨專政,建立多黨聯合政府,甚至宣布退出華沙公約組織。他的作為引起蘇聯的武裝干涉。蘇聯派遣大軍進入匈牙利。納吉雖然努力向聯合國及西方國家求救,但都得不到實質的援助。在蘇聯鐵蹄下,匈牙利人雖極力反抗,仍然宣告失敗。納吉被逮捕後處死。整個匈牙利革命悲劇收場。

    再看1968年捷克布拉格之春。1968年1月5日,捷克共產黨選出杜布切克為第一書記,開始一項被稱為「帶有人性面孔的社會主義」(Socialism with a human face)的政策。該年4月,捷共提出自由化的「行動綱領」,包括黨內領導體制民主化、新聞與言論自由、多元化政治體制、責任內閣、計劃與市場相結合、將國家體制改為捷克與斯洛伐克兩個共和國的聯邦制,等等。也許,從事後來看,這些都不算太激進的改革。但是令人費解的是,蘇聯無法容忍這種改革,經過幾次要求杜布切克等捷共領導人停止改革無效後,8月20日蘇聯竟夥同其他華沙公約組織國家派遣大軍佔領捷克。杜布切克下令不做抵抗,因此只有零星自發性抵抗發生。在這過程中,西方國家只有少數批評,反而是中共與蘇聯交惡,嚴厲譴責蘇聯軍事干涉其他社會主義國家選擇自己的社會主義道路。

    為什麼美國與北約組織在匈牙利、捷克事件上作壁上觀?因為基本上美國把東歐蘇聯衛星國家都看成是蘇聯的勢力範圍,要避免美蘇直接的大戰爆發,美國及北約組織就必須做出忍讓。因此,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間不能爆發直接的戰爭,已經變成一個沒有任何明文規定的規律。也許有人會說:1969年的珍寶島事件,不就是中共與蘇聯間的戰爭?但是那時中共還沒有進入聯合國,那時的常任理事國是在台灣的中華民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之所以能取代中華民國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跟他們1960年代在「兩彈一星」(核彈、導彈、人造衛星)取得的成就有關。有了「兩彈一星」,就可以不怕人家的「核訛詐」,就可以跟人家搞「恐怖平衡」。嚴肅地說,大國間的「恐怖平衡」使得大國間不會有直接的戰爭,所謂「無可避免的中美大戰」絕對不可能存在,因為那是保證相互毀滅的戰爭,不必算各有幾顆核子彈。

    在台灣,我們必須深切了解這一點:美國絕對不可能直接介入台灣的保衛戰,因為那是人類的毀滅戰,甚至於是地球生類的毀滅戰。有可能的只是:美國為了打垮所謂的「中國崛起」,拿台灣作為「代理人」,拼命武裝台灣,讓台灣可以跟大陸打得你死我活、打得中共政權分崩離析,一蹶不振。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台灣也勢必遍體鱗傷,哀鴻遍野。

    在台灣,總有一些台獨論者堅信美國會以武力協助防衛台灣,還指責所謂的「疑美論」是中共的「認知作戰」,這是非常荒謬的。當年艾森豪發下的豪語:「任何對福爾摩沙的攻擊,都必須先壓過第七艦隊」,如今已經不可能了。應該說,期待美國為保護台灣而戰,不僅不可能,而且不道德。

 

 

文章標籤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戰時台灣差點成為全球最慘烈的戰場

  ——不要因太好命就忽略戰爭的可怕

 

兩岸八論之二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美、英、中對日宣戰。日本趁著美國海軍遭受重大損傷之際,發動了對東南亞及太平洋島嶼各地的攻擊、佔領。12月7日當天就已登陸馬來亞,12月11日登陸菲律賓,12月25日香港英軍投降。1942年年初,登陸印尼、婆羅洲、新加坡,3月9日印尼的荷蘭守軍投降。最慘的是,在菲律賓督師的麥克阿瑟將軍,於3月1日不得不撤離巴丹。當時他對菲律賓人作了一個著名的承諾:「我將再回來」(I shall return.)

日本的全面大勝,到了5月的珊瑚海(Corral Sea,澳洲東北)海戰,才稍受抑制。6月初的中途島海戰及1942年8月開始的瓜達康納爾(Guadalcanal,屬所羅門群島)戰役,日本的聲勢才遭到頓挫。此後因美國受英國影響,把戰爭的重點擺在歐洲,太平洋的戰事緩和下來。美國也開始規劃接下來怎樣全面反攻。

美國將太平洋劃分成北路的「中太平洋」與南路的「西南太平洋」兩個戰區,由海軍上將尼米茲(Chester W. Nimitz)與陸軍上將麥克阿瑟分別擔任最高統帥。1944年年初,兩路海陸大軍都開始展開反攻,而且進展順利。北路在六、七月間佔領塞班、天寧(Tinian)、關島,南路也在該年上半攻占新不列顛、新幾內亞。接下來,究竟要先攻台灣或先攻呂宋,兩位最高統帥發生了戰略上的爭執。尼米茲主張先攻台灣,麥克阿瑟則主張先攻呂宋。

台灣是日本殖民地,1895年清廷割讓給日本。其實,美國人也早就知道台灣戰略地位的重要性。1853年敲開日本鎖國門戶的美國海軍提督伯理(Matthew C. Perry),也曾建議美國政府在台灣建立殖民地與海軍基地,可惜那時美國國力不夠強,沒辦法做到。因此當1895年台灣被日本取得之後,1898年美西戰爭後美國就將菲律賓納入美國殖民地。美國與日本隔著巴士海峽南北對峙。

1944年時,台灣正好在日本帝國的中心點上。只要把台灣攻占下來,就可以把日本帝國切成兩半,使他們無法互相補給、支援;而台灣拿下來也可以作為美國支援中國盟友的基地。1944年7月21日,美國軍方提出「鋪道行動」(Operation Causeway)的初步方案,這就是一個具體的攻台方案。依照這個方案,美軍將在台南西南海岸搶灘登陸,四個預定的登陸地點是屏東的墾丁、林邊、東港與高雄的大林蒲·。佔領南部以後再逐步向北推進。當時預定打這場仗要30.2萬陸軍,十萬海軍陸戰隊,加上各式戰機、上千的軍艦,向台灣集結進攻。

1944年10月3日,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決定先攻呂宋,呂宋攻下來以後就直接攻打沖繩,就這樣,台灣逃過了一場浩劫。美國最後的這個決策,許多歷史家可能從戰略策略、外援、補給各方面予以分析。但是毫無疑問,最大的因素還是麥克阿瑟急於返回菲律賓。麥克阿瑟有著美國大眾崇拜的魅力,1944年11月7日是美國大選日,羅斯福迫切需要麥克阿瑟的支持。因此羅斯福偏向麥克阿瑟。麥克阿瑟所鍾愛的菲律賓人,就這樣成了台灣人的替死鬼。

                菲律賓戰役,從1944年11月17日開始的雷伊泰島戰役、經過仁牙因灣登錄、馬尼拉戰役到最後二戰結束,前前後後實際動用的兵力達到145萬人,美軍陣亡2萬多人,日軍陣亡超過45萬,至於平民死亡不計其數,僅僅馬尼拉巷戰中死亡的平民就超過十萬人。菲律賓戰役後跳過台灣去攻打琉球的沖繩戰役,動員兵力50幾萬,美軍死亡2萬多,日軍死亡近10萬,平民死亡的也超過14萬人。琉球人也成了台灣人的替死鬼。一直到現在,美軍重兵仍然駐紮琉球,成了美國圍堵中國的前哨。琉球人一點都不願充當這個角色。

                當時台灣已經「全島要塞化」,準備迎戰美軍。如果美軍選擇直取台灣,可以想像台灣保衛戰將是一場空前激烈的戰鬥,台灣該變成怎樣的戰爭煉獄。也許就是攻打菲律賓與琉球的總兵力,拿來攻打台灣,還好台灣逃過地面戰爭的一大劫難。但是空襲仍然無法避免。尤其1944年10月的「台灣近海航空戰」,美、日雙方各動員千架以上的軍機,造成雙方極大損失,尤其日本在台灣的戰機戰鬥力被美軍強烈壓制,以利美軍隨後的菲律賓的作戰。

台灣人僥倖躲過上一場戰爭浩劫,靠的是運氣。台灣人能不能躲過下一場戰爭浩劫,靠的是智慧。孟子早就說過「惟智者能以小事大」。這個智慧就是:不要夢想以台灣的小民族主義對抗中國的大民族主義。如果說,過去的台灣獨立論者不怕坐牢、不怕槍斃、不怕驅逐,那是個人的勇氣,別人沒話講。但是現在的獨立論者,卻是要拖著台灣兩千三百萬人陪著上戰場,把台灣帶入火坑地獄。

論者也許會說:該譴責的是中共企圖以武力統一台灣呀!問題是:當你跳進虎欄裡,譴責老虎不該吃人,又能有什麼用?老虎就是老虎,你譴責它一百萬遍,它也還是會吃人的老虎。中共的政權是一個武裝革命的政權,毛澤東著名的話:「槍桿子裡出政權」。他們一點都不怕你的譴責,老蔣把他們叫做「共匪」,把對抗中共的行動叫做「剿匪」,完全不去了解共產黨的理論、理想,不去了解他們凝聚那麼多中國精英一起奮鬥的歷史。老蔣在大陸「剿匪」不成,最後為「匪」所逐。台灣過去在兩蔣時期的「匪情教育」,只知道譴責「萬惡共匪」,不願去了解他們的力量何在。

台獨論者把反共意識轉化成「仇中」,把中國妖魔化。這對於理解台灣自己的命運毫無用處。還有些台獨論者以為台灣獨立,就是中國最好的兄弟之邦,中國當然不會打台灣,這種說法只能說明他們沒有打一場獨立戰爭的勇氣,只能說是「夢遊式的台獨」,準備夢遊進入戰場,其結果可想而知。

 

文章標籤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八二三砲戰打下來的兩岸和平基礎

  ——只要台灣留在中國,保留中國統一的希望,兩岸就有和平

 

兩岸八論之一

 

八二三砲戰在1958年8月23日爆發。這一年的8月17日到30日,中共在北戴河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這是中共黨史上著名的北戴河會議。雖然中共經常在北戴河開會,但黨史上講的北戴河會議就是指這一次。這一次之所以特別重要,就是因為在這次會議上決定了『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工農業生產大躍進』、『人民公社』的『三面紅旗運動』,荒唐的『全民大煉鋼』(土法煉鋼)就是在這個會議上做成的決策。當時的毛澤東,相信大陸的社會主義社會已經建立起來了,準備向共產主義社會過渡,所以才有「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為了要實現這個總路線,必須讓經濟以超高的速度增長,所以才有「工農業生產大躍進」,而人民公社就是作為從社會主義社會邁向共產主義社會的組織形式。在當時極左思潮的推動下,三面紅旗全面展開。不幸的是,三面紅旗不但沒有讓大陸經濟全面發展,反而造成三年大饑荒,餓死四千萬人。

八二三砲戰同樣也是在這次會上作出的決策。從這裡我們看到,八二三砲戰就是當時『三面紅旗』左傾盲動主義的一部分,是中共左傾思潮的產物。一時之間,「解放台灣」的口號喊得震天價響。現在回顧起來,八二三砲戰中犧牲的兩岸軍民同胞,就是那餓死的四千萬人裡的一小部分。

但是如果說八二三砲戰沒有一點合理的成分,那也言過其實。五0年代台海海空優勢都仍掌握在台方手裡時,老蔣總統常以大陸沿海還掌握在他手裡的島嶼作為基地,對大陸沿海進行騷擾性攻擊,這些島嶼構成中共的心腹大患。1955年二月中共發動第一次台海危機,奪取大陳列島。此後,當然想要繼續奪取金門、馬祖以及其他的島嶼如烏坵、東引等。毛澤東的如意算盤是:只要以重砲密集猛烈轟擊金門,金門守軍必然撤退或投降,馬祖以及其他島嶼也就唾手可得。因此在1958年8月23日發動第二次台海危機,這就是八二三砲戰。

1954年8月17日,第一次台海危機正在升溫的時候,美國總統艾森豪誇下海口:「任何對福爾摩沙的攻擊,都必須先壓過第七艦隊。」(Any invasion of Formosa would have to run over the seventh fleet).這句話當然是表明美國防衛台灣的決心,但是其實也表示了美國認為國軍應該從大陸沿海島嶼撤退,因為中共奪取那些地方並不需要壓過第七艦隊。美國的這種態度是國軍在一江山戰役後主動撤出大陳的主因。美國不僅對大陳是這種態度,對金門、馬祖也是這種態度。美國總統艾森豪當然希望國軍從金門撤退。對美國來說,只要第七艦隊在台灣海峽一橫,中共絕對不可能攻擊台灣。但是金門、馬祖的情況不同。第七艦隊總不能開到金門、廈門之間去協助守衛金門。

因此,無論毛澤東或艾森豪,都認為金馬守軍應該會撤退。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老蔣總統意志堅決地要守住金門,不惜一切代價。毛澤東眼看著金門守軍不僅不撤退,老蔣還繼續往金門增兵,百思不得其解。美國也擔心金門傷亡太過慘重,動搖台灣民心,只好協助運補。但是美國只願協助運補,給空軍響尾蛇飛彈,給陸軍八吋榴彈砲,不願直接跟中共作戰。中共也不敢直接攻擊美國運補的軍艦。就這樣,金門守住了。

毛澤東在這場戰役中,經過反覆思索,才終於領悟到老蔣總統堅決守住金門馬祖的真正意圖:如果金馬丟掉了,台灣跟大陸的關係也就切斷了。金門、馬祖不是作為『反攻大陸的跳板』,這一點在9月29日的記者會中,老蔣總統已經清楚表明:『決不放棄金門,因為其乃台海屏障,而非反攻大陸的基地』。10月23日的聯合公報更表明『恢復大陸人民之自由為中華民國政府之神聖使命,達成此一使命之主要途徑為實行三民主義,而非憑藉武力』。但是實際上,金門馬祖也不是『保衛台灣的屏障』。實際上,只要從金門、馬祖撤軍,台灣在美國第七艦隊的協防下,安全沒有任何問題。保留金門、馬祖反而容易招惹共軍襲擊。

金門、馬祖既不能作為反攻大陸的跳板,也無法作為台灣防衛的屏障,那麼堅決守住金馬,只能有一個理由:金馬是作為台灣與大陸的聯結點。毛澤東領悟到了之後異常感動,他終於相信老蔣總統志在中國統一,而非台灣獨立或『兩個中國』。106日毛澤東用國防部長彭德懷名義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就明白宣告:『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沒有兩個中國。這一點,也是你們同意的。』要注意的是,當時台灣方面仍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仍然與台灣方面維持外交關係。大陸方面卻也始終堅持一個中國,寧可不參加聯合國,寧可與多數國家沒有外交關係,也不願接受『兩個中國』的安排。

李志綏在《毛澤東私人醫生回憶錄》中引用毛澤東的話說:『金門、馬祖就是我們和台灣聯結起來的兩個點,沒有這兩個點,台灣可就同我們沒有聯繫了。』但是這卻是經過金門的炮火才領悟到的。有了這個領悟,才有此後數十年的兩岸和平。不僅不打台灣,連金門、馬祖,乃至烏坵、東引,都不想打了。1978年以前還存在的金門『單打雙不打』,只是讓台灣方面有理由繼續在金馬駐軍,但又不能太激烈,避免美國逼迫台灣方面撤軍。我們常聽說,『沒有八二三砲戰的勝利,就沒有台灣今天的安全』,這種話只有放在這樣的歷史視角才有可能,而不是因為確保金門才使台灣有個防衛的前哨。八二三砲戰打下來的兩岸和平基礎就是:台灣留在中國,保留中國統一的機會,兩岸就有和平。

在這個和平的基礎上,大陸方面將金門、馬祖、烏坵、東引等外島都留給台灣方面。甚至遠在天邊的南沙太平島,大陸方面都不作任何索求,這些地方,都是台灣與主體中國的「紐帶」。這種「紐帶」不僅表現在地理上大陸沿海的外島,也表現在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台灣作為中國的一部分,當然有資格保留故宮文物在台灣,故宮文物出國展覽,不必擔心大陸方面會要求扣留。當台灣留在中國,沒有任何理由擔心台灣的經濟建設會被破壞。台積電可以安心生產,大家都可以在這裡安居樂業。台灣的每一項成就都是中國人的成就。只有當台灣意圖「脫離中國」時,才有所謂「武統」的問題。

文章標籤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兩岸八論  目錄

  • 八二三砲戰打下的兩岸和平基礎——只要台灣留在中國,保留中國統一的希望,兩岸就有和平
  • 二戰時台灣差點成為全球最慘烈的戰場——不要因太好命就忽略戰爭的可怕
  • 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間不能爆發直接的戰爭——期待美國為保護台灣而戰,不僅不可能,更是不道德
  • 台灣人絕對不能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中國——你承認他,他不承認你,你就矮了半截
  • 台灣主體的中國統一論——是台灣與大陸統一,不是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
  • 台灣主體的制憲論——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基本法,先把台灣主體的憲政框架建立起來
  • 橋樑與戰場的選擇——要當中美交流的橋樑,不要當中美爭霸的戰場
  • 因獨引武 VS. 因武引獨——如果中共盲動主義發作而動武,中國勢必分崩離析,台灣也不得不獨立

 

文章標籤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0012.JPG

(烏山頭水庫)

台灣水文化資產列表(之三):中部、南部的歷史建築與文化景觀

  ——依據維基百科整理  2019/6/16

 

台中市

       歷史建築

              原葫蘆墩圳入口[1723;1939重建](2004,2,6)(豐原萬順二街盡頭)

               貓霧捒井(番子井)[明萬曆年間](2002,7,1)(南屯區永春南路188巷79號內,私有,不開放)

               白冷圳入水口[1932](2002,4,16)(和平鄉東關路二段三民巷)

               白冷圳抽藤坑溪倒虹吸管[1932](2002,4,16)(新社區中95線道旁)

               白冷圳矮山支線過水吊橋[1928](2007,8,9)(新社區湖興17號下方約200公尺,危險不開放)

              水源地上水塔[1916](2009,3,10)(北區雙十路二段2-1號)(不開放)

              水源地第二集水井[1914](2012,7,19)(同上)

              豐榮水利之碑(葫蘆墩圳、八寶圳、王田圳紀念碑)[1939](2004,2,6)(豐原區萬順二街盡頭,萬順宮後方)

      文化景觀

              舊南屯溪文化景觀(2014,1,23)(南屯區)

              神岡浮圳[清領時期](2016.5,19)(神岡區圳前路)

              白冷圳[日治時期](2016,3,30)(保存範圍:和平區白冷圳入水口至新社區分水口(圓堀)之主幹線圳道、新社區分水口至種苗改良繁殖場之大南支線圳道、種苗改良繁殖場,包含歷史建築白冷圳入水口、抽藤坑倒虹吸管(2號)、矮山支線過水吊橋)

 

彰化縣

        歷史建築

              八卦山紅毛井[?](2006,8,1)(彰化市中山路二段542之11號)

              八堡圳取水口[?](2006,9,26)(二水鼻子頭段)

 

雲林縣

        歷史建築

               北港自來水廠歷史建築群[1930年代](2010,1,22)(民生路1號)

 

嘉義縣

        歷史建築

                朴子水道配水塔[1933](2015,12,14)(文明路28號)

                原朴子上水道頭設施群[1933](2015,12,14)(文明路28號)

        文化景觀

               原朴子上水道頭文化景觀(2016,1,18)

 

嘉義市

        歷史建築

               水源地水錶室(1911)(2002,8,6)(民權路植物園旁)

              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1936)(2005,10,26)(世賢路二段與四維路區塊間,鄰近大排水溝)

              紅毛井(1636)(2008,12,23)(東區蘭井街83號前)

              水源地沉澱井及濾過井(1914)(2015,3,9)(東區民權路46號)

 

台南市

        文化景觀

                烏山頭水庫及嘉南大圳水利系統

 

高雄市

        歷史建築

              曹公圳舊圳頭[?](2004,3,9)(大寮鳳屏二路旁)

              岡山水塔[?](2004,3,2)(岡山路450號)

              原旗山上水道[?](2004,3,9)(仁和路X中正路)

 

屏東縣

       歷史建築

               自來水公司第七處林邊水源地高壓水塔(1938)(2002,2,7)(永樂村堤防10號)

     文化景觀

            來義鄉二峰圳(2008,1,3)

 

IMG_0092.JPG

(高雄曹公圳舊圳頭)

IMG_0131.JPG

(屏東二峰圳)

IMG_0334.JPG

(彰化八堡圳取水口)

 

IMG_6671.JPG

(嘉南大圳)

 

 

 

 

 

 

文章標籤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