冇骨消

      自己骨質鬆軟,卻能幫人接骨

 冇骨消  

冇骨消  攝於崁頭山)

冇骨消  

冇骨消  攝於崁頭山)

冇骨消  

冇骨消  攝於崁頭山)

冇骨消  

冇骨消  攝於崁頭山)

冇骨消  

冇骨消  攝於崁頭山)

 

“冇骨消”這個名稱只有在台灣使用,大陸方面稱之為“蒴翟”,

也可稱為“接骨草”。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的網站資料中說:

臺灣話把材質輕軟稱為‘冇’,這種植物莖髓心很軟,

民間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消腫毒,‘冇骨消’之名由此而來。

這個解釋合情合理,不必再說因為“它的莖是中空的”。

 

冇骨消是台灣中低海拔山林中最重要的蜜源植物,養活了眾多的蝴蝶

以及其他各種昆蟲。它的根本特點是它獨具一格的“蜜杯”。

在它那超大型的頂生複聚繖花序中,羅列著許多黃色或紅色的杯狀蜜腺,

這就是它吸引無數蝴蝶等等昆蟲造訪的根本利器。賞花賞蝶,一舉兩得。

它的果實是漿果狀的核果,也是山林眾生的美味食物,功德無量。

 

冇骨消是“接骨木屬”,這一屬植物大部分是喬木或灌木,

但是台灣自生種的這個“接骨草”卻是灌木狀的草本植物。

接骨木屬植物對人類也有很大的功用。它的英文名稱是 elderberry,

顯示它們很多種類的成熟果實是可以吃的,冇骨消也不例外。

它的嫩葉也可以當野菜;它的根、莖、葉都可以入藥,治療跌打損傷。

 

文章標籤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Nov 03 Mon 2014 08:47
  • 山棕

山棕

      台灣矮糖棕,不適合作蓑衣

 

山棕  

(山棕  攝於台南崁頭山)

山棕  

(山棕的果實  攝於台南大棟山)

山棕的解說牌  

(台北植物園的山棕解說牌)

簑衣  

(簑衣  攝於馬祖)

 

我常用感恩的心來讀解說牌,從它來獲得眼前植物的初步資訊,

當發現解說牌有錯時,還會有一種發現新大陸的莫名喜悅。

台北植物園裡,一塊「山棕」的解說牌,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它說:「簑衣是由山棕葉柄上黑色網狀葉鞘周邊之棕毛製成,

強韌且耐水濕,因而有『一頂棕簑,遮風遮雨過一生』的說法。

 

我請教台北植物園的解說老師,她告訴我山棕不能做簑衣,

因為這種黑棕類的纖維太短,也容易腐爛,作掃把、刷子可以,

但是作簑衣要紅棕類的才適合。我查了許多資料以後,

確定這位解說員老師比解說牌正確。山棕頂多作簑衣裡的夾層。

其實,不管解說牌或解說員,都只能參考,真正知識只能靠自己。

 

山棕的花有香氣,成熟的果有甜味,原住民用它的嫩芽心做菜。

外國人稱它為 “Formosa palm” “dwarf sugar palm”

也就是「台灣棕」或「矮糖棕」。資料上說它的葉柄可以製糖,

只是不夠本,沒人這樣做。山棕的莖叢生,葉也叢生於莖的基部。

葉子邊緣及頂端有“囓蝕狀鋸齒”,這是山棕的主要特徵。

文章標籤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假酸漿

原住民製作吉拿富的好食材

 

假酸漿  

(假酸漿  攝於崁頭山)

假酸漿  

(假酸漿  攝於崁頭山)

假酸漿 vs. 咬人狗  

(左邊是咬人狗,右邊是假酸漿)

咬人狗的葉基  

(咬人狗的葉基  攝於崁頭山)

 

假酸漿是紫草科的灌木,高可達2-3公尺,中南部淺山地區都有。

中南部、東部原住民用它的葉子製作一種像粽子的食物,

這種食物在各族的名稱與作法不盡相同,可以通稱“吉拿富”。

一般的做法大概是:把泡過的小米或糯米先搗成團狀,包肉塊當餡,

外面先用假酸漿的葉子包起來,最外面再包上月桃葉,水煮或蒸煮。

 

吃的時候要把月桃葉撥開,假酸漿葉子則跟小米或糯米黏在一起,

所以就一起吃了。到茂林、霧台旅行時,不要忘了吃這種吉拿富。

原住民風味餐,吃完後也何妨在小路邊找找這種假酸漿。

它的花冠容易凋謝,燈籠狀花萼卻可以維持很久,很像滿樹綠花。

它花萼的這種特性可以用來做乾燥花,據說是高級插花材料。

 

它的葉子大大的,長得有點像咬人狗,但是咬人狗是會咬人的,很痛。

如果能看到它們的花,當然可以輕易作出區別。但是如果不在花季,

就得費點功夫從葉子來判斷了:假酸漿的葉子葉基、葉端兩頭尖尖;

咬人狗的葉基長成像個小屁股。一般來說,咬人狗的葉子比假酸漿大。

假酸漿的葉子對生,咬人狗是輪狀互生。看清楚才不會吃不成反被咬。

文章標籤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台灣梭羅樹

      看到梭羅樹,也許就可以看到爺蟬

台灣梭羅樹  

(梭羅樹新葉  攝於東山) 

台灣梭羅樹  

(梭羅樹新葉  攝於東山)

台灣梭羅樹  

(梭羅樹開花  攝於東山)

台灣梭羅樹  

(梭羅樹開花  攝於東山)

台灣梭羅樹  

(梭羅樹開花  攝於東山)

台灣梭羅樹  

(梭羅樹果實  攝於東山)

爺蟬  

(爺蟬  攝於東山)

 

梭羅,這不是美國自然書寫鼻祖、“湖濱散記”的作者嗎?

沒錯,只是這裡介紹的是一種珍貴的台灣特有種落葉喬木。

台灣梭羅樹,或者說是台灣梭羅木,簡稱梭羅也無妨。

到山區自然觀察的朋友何妨留意這種樹,

因為看到台灣梭羅樹,很可能可以看到珍貴稀有的台灣爺蟬。

 

三月間可以看到紅色的新葉,四月可以看到滿樹白色帶黃的花,

像是掛滿一樹的小繡球,專家說是“頂生圓錐狀聚繖花序”。

這是梭羅樹最美最壯觀的時候。它的果實是木質的蒴果,

棕色,五裂,成熟時開裂,裡面的種子長著單邊的翅膀。

還沒開裂前,很像一個個的小流星錘,高高掛在樹上。

 

有一種蕨類的“台灣桫欏”,跟這裡的梭羅不相干。

有一種佛經常提到的“娑羅”,佛陀在“娑羅雙樹”下入滅,

那是龍腦香科的樹木,台灣可能沒有。同樣的發音,不宜搞混。

對了,想看爺蟬嗎?當你知道梭羅樹的所在時,

六月時光,在梭羅樹或它附近的樹幹上找找,會讓你大為驚喜。

 

  

文章標籤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白匏子與蟲屎

葉基都有腺點,白匏子兩個,蟲屎只有一個

 蟲屎  

(蟲屎  攝於台南東區巷內)

蟲屎  

(蟲屎的腺點  攝於台南東區巷內)

蟲屎  

(蟲屎  比較下圖構樹  攝於台南東區巷內)

構樹  

(構樹  比較上圖蟲屎  兩樹相鄰 葉形相像  攝於台南東區巷內)

構樹  

(構樹的葉基沒腺點  攝於台南東區巷內)

白匏子  

(白匏子  攝於崁頭山)

白匏子  

(白匏子  攝於高雄六龜新威森林

白匏子  

(白匏子  攝於高雄六龜新威森林)

 

白匏子與蟲屎都是野外觀察時很常見的小喬木,

白匏子的葉子長得像匏子(葫蘆瓜),翻開背面是白色的,

所以叫做白匏子;那蟲屎為什麼叫這麼委屈的名字?

簡單又可以幫助觀察的理由是:它的葉基有一個不規則的腺點,

很像昆蟲的大便,所以叫蟲屎;白匏子卻有兩個腺點在葉基兩側。

 

腺點或蜜腺、腺體是許多大戟科的特徵,用來跟螞蟻互利共生,

有了螞蟻當衛兵,比較不怕其他昆蟲來侵害,葉子會比較完整。

但是大戟科的腺體長得各有特點,常可以用來作為分辨的依據。

就像蟲屎的一個腺點往外突出,而白匏子的兩個腺點有點往內凹。

蟲屎與構樹的葉形無論裂或不裂都很像,但構樹是桑科沒有腺點。

 

白匏子與蟲屎的果實都是蒴果,硬硬的果皮成熟時會開裂。

它們的果實都是一顆顆小小的圓球,一串串掛在樹上,

不同的是:蟲屎的果實像毛毛的小圓球,密布星狀毛;

而白匏子的果實像小刺球,小圓球上長了許多軟刺。

說起星狀毛,帶個放大鏡看,尤其白匏子的葉背,很有趣喔。

文章標籤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島榕與雀榕

島榕的主脈偏一邊,雀榕的主脈在中間

 島榕  

(島榕  攝於崁頭山)

島榕  

(島榕  攝於崁頭山)

雀榕  

(雀榕  攝於成大成功校區)

雀榕  

(雀榕  攝於台北大安森林公園)

雀榕  

(雀榕纏勒木麻黃  攝於成大成功校區)

 

島榕與雀榕外觀上長得很像,遠看很難區別,

但是只要想到島榕之所以叫“島榕”,大概就可以很容易區分:

島榕的葉子長得歪歪的,也就是它的主脈偏向一邊,

使得島榕的葉子長得還真像台灣島的模樣,據說因此叫島榕。

雀榕的葉脈卻是在葉子的中央,葉子兩邊對稱。

 

島榕也叫白肉榕,樹皮灰白、光滑,不長氣生根;

雀榕的樹皮暗褐色,會長氣生根,只是不像榕樹那樣變成支柱根。

島榕的果實較小,成熟時紅褐色;雀榕的果實成熟時淡紅色有白點。

島榕常綠,雀榕卻是一年要落個幾次葉,落葉後很快又長出新葉。

雀榕也叫鳥榕,鳥雀愛吃它的果實;其實,鳥雀也一樣愛吃島榕果實。

 

鳥雀吃了它們的果實後,種子就跟著鳥糞落在另一棵大樹上,

在那棵大樹上生根發芽,慢慢的,它的根越長越大,把那棵大樹纏住了,

這就是“纏勒”。最後,那顆被纏住的大樹可能會被勒死。

當你在公園裡看到這種景象時,你覺得該不該救那棵被纏的大樹?

或者讓大自然自行演替,也讓解說員有個例子解說什麼叫“纏勒”?

 

文章標籤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姑婆芋與千年芋

  姑婆的芋頭有毒,千年的芋仔可食

千年芋  

(千年芋  攝於崁頭山)

千年芋  

(千年芋  攝於崁頭山)

姑婆芋的佛焰苞  

(姑婆芋的佛焰苞  攝於白河大棟山)

姑婆芋的果實  

(姑婆芋的果實  攝於崁頭山)

姑婆芋  

(被拔出的小棵姑婆芋  攝於崁頭山)

 

姑婆芋與千年芋算是天南星科“芋”字輩裡面最高大的植物,

葉子也特別大;在野外健康生長的,常常比人還高。

兩者又長得很像,最簡單的區分法還是看葉子:

千年芋的葉子像年輕女郎低胸的衣服,葉基開裂到葉柄著生處;

姑婆芋則像含蓄的姑婆,有那麼點低胸又不好意思太開裂。

 

這使得千年芋的葉子像是放大的箭鏃,姑婆芋的葉子則像盾牌。

千年芋的葉脈是“閉鎖脈”,看起來像鑲邊;姑婆芋則是開放脈。

姑婆芋的葉緣波浪狀起伏較大,千年芋的整個葉面則較平順;

千年芋的葉面有絨毛,水滴在上面易凝成水珠;

姑婆芋的葉面有蠟質,水滴在上面較可能擴散。

 

還有一點重要差別:姑婆芋全株有毒,少碰為妙;千年芋卻無毒。

千年芋的芋頭雖然纖維太多不好吃,小芋仔卻可以煮來吃。

這兩種“芋”都有天南星科的共同特徵:開花時會長出佛焰苞,

肉穗花序背後立著大大的苞片,很像南傳佛像及其背後的火焰,

有一點臭味,吸引蠅類昆蟲來傳粉;漿果成熟時顏色艷麗。

 

 

 

 

 

 

 

文章標籤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水同木與棱果榕

葉子很像,果子不同

 

水同木  

(水同木  攝於台中科博館)

水同木  

(水同木  攝於台北植物園)

水同木  

(水同木  攝於崁頭山)

棱果榕  

(棱果榕  攝於茂林)

棱果榕  

 (棱果榕  攝於崁頭山)

棱果榕  

(棱果榕  攝於崁頭山)

 

在崁頭山定觀時,可以發現有兩種長得很像的榕屬樹木,

樹型很像,葉片很像,在榕樹植物裡面算是葉片較大的,

也都長著扁扁圓圓的隱花果,但是注意看時會發現果子大不同,

棱果榕的果子表面有明顯的棱(8-11個),水同木的果子卻沒有。

棱果榕這個名稱表明了它那果棱就是其他榕屬植物所沒有的特徵。

 

民間也把水同木稱作“豬母乳”,因為它的果子常擠在樹幹上,

很像母豬的奶頭。它的植株水分、乳汁特別豐富,所以叫水同木;

幼枝空心,也可以叫空心榕。靠近溪邊的地方,長得特別好。

它的樹葉顯然是眾生的好食物,所以會被吃得七零八落;

相對的,棱果榕的樹葉就完整多了。這可能也是區別的方法之一。

 

在野外觀察時,想辦法區別兩種長得很像的植物,相當有趣。

光用葉子做區別,可能還有一種方法:棱果榕葉片兩面光滑,

可以拿來包豬肉;葉脈偏黃,跟綠色的葉肉形成明顯的對比。

水同木的葉面也光滑,但葉背卻有疏疏柔柔的毛,

葉脈與葉肉的顏色差別不大。下次觀察時,何妨留意一下喔。

文章標籤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青山蝸牛與白高腰蝸牛  鑲嵌在綠葉上的珍貴活寶石

 

青山蝸牛  

(青山蝸牛  攝於東山崁頭山)

青山蝸牛  

(青山蝸牛  攝於東山崁頭山)

白高腰蝸牛  

(白高腰蝸牛  攝於崁頭山)

白高腰蝸牛  

(白高腰蝸牛  攝於崁頭山)

 

記得頭一次參加荒野的活動來到東山崁頭山時,

資深解說員指著葉片上一隻小小的蝸牛說:

你們今天真幸運,看到了這個美麗又可愛的青山蝸牛。

這就是當個解說員該有的自信:相信自然界的種種美麗,

都值得跟大夥兒分享。青山蝸牛與白高腰蝸牛,真的都好美。

 

我20歲以前住在鄉下,但是坦白說我印象中的蝸牛,

就是那種大大的、可以撿回家剁來餵鴨子的蝸牛。

一直到參加了荒野之後,才開始懂得欣賞蝸牛之美。

看青山蝸牛那小小的碧綠色外殼(長寬都只有1.5cm左右),

真像個綠寶石鑲嵌在枝葉上,等待有緣者領略到牠的珍貴。

 

白高腰蝸牛稍微大一點,殼高約2cm,寬約1.5cm。

最大的特徵是牠高高立起來的白色外殼,真像是小小的冰淇淋。

但是白高腰蝸牛不見得全身潔白,有時也會摻些別的顏色,

因此有些人稱牠為多變高腰蝸牛,據說變種有十幾種。

青山蝸牛與白高腰蝸牛都是台灣特有種,值得大家好好保護。

文章標籤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蟻蛛與蚓腹蛛  有的蜘蛛像螞蟻,有的蜘蛛像蚯蚓

蟻蛛  

(蟻蛛 雌  攝於東山崁頭山)

蟻蛛  

(蟻蛛  雄蟲大顎發達  攝於東山崁頭山)

IMG_7635  

(蚓腹蛛守護卵囊  攝於東山崁頭山)

蚓腹蛛  

(蚓腹蛛  攝於東山崁頭山)

蚓腹蛛  

(蚓腹蛛在哪裡?  攝於東山崁頭山)

 

跟荒野保護協會在東山崁頭山做定點觀察,

資深解說員會指引你觀察到許多無奇不有的小動物。

蟻蛛與蚓腹蛛就是兩個好例子。只有透過高手指點,

才有可能看出一隻大黑蟻原來是蜘蛛,

也才有可能在許多小小枯枝中,分出一根其實是蜘蛛。

 

蟻蛛是蠅虎科(或稱跳蛛科)蜘蛛。通常蜘蛛的頭胸不分,

但是蟻蛛為了偽裝成大螞蟻,頭、胸間卻有明顯的分隔。

螞蟻的觸角從頭部伸出,蟻蛛的“觸角”卻在頭後面,

因為那是牠的第一對步足。牠為什麼偽裝成螞蟻?

較可靠的說法是:螞蟻天敵少,比較不會被捕捉。

 

蚓腹蛛是姬蛛科,牠的頭胸部短,卻有個長長的肚子。

平時織個簡單的網,前兩對步足往前伸,後兩對往身上併攏,

假裝成一根小枯枝,吊在空中或草叢裡擺盪,既可守株待兔,

也防天敵捕食。牠的母愛特別強烈,常守在牠的卵囊旁邊。

想觀察蚓腹蛛,找牠的卵囊也許就可以找到牠的本尊。

 

文章標籤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