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獨立的實例——台灣人的勝利之路(三)
張讚合 2025/4/16
所謂「巧獨立」,就是因緣際會在和平中宣告獨立成功。我這裡舉出三個例子:
第一個是新加坡。新加坡是1965年被馬來西亞逐出,才不得不獨立。據說李光耀是流著眼淚宣布新加坡獨立的。新加坡獨立後,在李光耀的英明領導下,發展成一個舉世矚目的城邦國家。這個國家74%人口是華人,許多台灣人會問:同樣是華人社會,為什麼老共可以接受新加坡獨立卻不准台灣獨立?答案其實很簡單,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及其歷史機緣,使它可以獨立。台灣的地理位置與歷史機緣不同。只要中華人共和國還是強大的政權,借用李光耀的話來說,台灣人想脫離中國,「只會使台灣人在重新統一實際發生時更加痛苦」。
第二個例子是土庫曼。1991年蘇聯十五個加盟共和國各自宣告獨立。我曾在2019年到中亞五國旅行,到土庫曼時,導遊告訴我們,在蘇聯解體前,土庫曼曾舉行公投,大多數人都不願意脫離蘇聯,問題是,公投完成後蘇聯解體了,土庫曼不得不獨立。原來的土庫曼共產黨第一書記搖身一變變成總統,共產黨也搖身一變變成土庫曼民主黨。土庫曼仍然還是一黨專政的獨裁國家,直到現在。如果中華人民共和國像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那樣解體,台灣當然就有機會獨立。但是這個例子也說明,「獨立」與「民主」是完全不相干的兩碼事。
第三個例子是加拿大。加拿大本來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1867年成了英國的自治領,1931年開始擁有自己的國防、外交權,但是直到1982年才可以自定憲法。一直到現在,還是大英國協的一員,尊英國國王作為加拿大的君主。可以說這是在歷史長河中循序漸進,終於實現獨立,但是仍然還是跟原來的宗主國保持某種關係。台灣能不能有這樣類似的機會?那就要看中華人民共和國能不能轉變成一個民主的聯邦或邦聯制的中國。
這些「巧獨立」的例子說明:巧獨立的前提條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朝代」的終結。對台灣人來說,與其追求脫離中國的台灣獨立,不如追求促成中國的民主化。事實上,只要台灣的民主化能健康發展,就是中國民主化的燈塔。但是如果台灣的民主化演變成「去中國化」,甚至變成法西斯化,台灣的民主化就會淪為笑柄。不幸的是,現在的台灣正在往這條路上前進,台灣人民對這個趨向必須有充分的警覺。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獨立戰爭的典範
——台灣人的勝利之路(二)
張讚合 2025/4/15
有人說:「和平沒有輸家,戰爭沒有贏家」,這句話百分之百錯誤。不僅和平競爭有贏有輸,戰爭更是輸贏分明,贏者成了人人崇拜的大英雄,輸的就成了人人嘲笑的狗熊。台灣想要脫離中國,在當前的情勢下,勢必要打一場轟轟烈烈的獨立戰爭。我這裡列出三個偉大的獨立戰爭,可以作為台灣人的典範。
第一個是荷蘭獨立戰爭,從1568年打到1648年,歷史上稱為「八十年戰爭」,目的是脫離當時世界第一強權西班牙的統治。在台灣,大家知道台灣有史時期的開始是1624年荷蘭人入據台灣,1642年荷蘭人驅逐在台灣北部的西班牙人,這就是荷蘭獨立戰爭在台灣的一個小插曲。經過八十年的奮勇作戰,荷蘭人把西班牙帝國整個拖垮,取代西班牙成為新的海上霸權。台灣人當然也可以作這個偉大的夢想:經過幾十年的奮戰,把中華帝國拖垮,台灣取而代之,成了東亞新霸主。
第二個是美國獨立戰爭,從1775年打到1783年,經過八年浴血奮戰,終於脫離英國獨立。有沒有拖垮英國呢?不但沒有,事實上大英帝國在甩開美國這個包袱後,才真正成為超級強權,中國人沒齒難忘的1840年鴉片戰爭,就是大英帝國擺脫美國後迅速強大的標誌。台灣人當然也可以設想在一場轟轟烈烈的獨立戰爭之後,中國終於承認台灣獨立,中國放棄突破第一島鏈向太平洋發展,轉而全力向亞非大陸發展,終於成就了中華大帝國。
第三個是海地獨立戰爭,從1791年打到1804年。這是人類歷史上唯一一個黑人奴隸革命建立的國家。海地人以無比的勇氣、經過13年血戰,推翻法國統治,打敗拿破崙派出的龐大艦隊,終於獨立成功。可憐的是此後的海地歷經總總坎坷,終究沒辦法成為正常國家,直到現在還在顛沛流離之中。啊,它還是我們的邦交國哩!
要想脫離中國獨立,這些都是典範。打一場轟轟烈烈的獨立戰爭,這是台灣獨立唯一注定的命運。以下的一些說法,都只是不敢打仗的表現:
中國不敢打台灣,敢打早就打了。
中國的領導人只要還有理性,就知道打台灣得不償失。
台灣只要充分備戰,中國就不敢打台灣。
中國打台灣,美國一定會來幫台灣打垮中國。
以實力才能換取和平。
以前施明德在台南選立委時,有位助講員高太太說: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打到剩下一千萬人,我們也要獨立。這才是有種的台獨論述!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獨立的感性與理性
——台灣人的勝利之路(一)
張讚合 2025/4/8
我從來沒反對過台灣獨立。在感情上,台灣如果能建立一個屬於台灣人的台灣共和國,何嘗不是好事。畢竟台灣已經脫離主體中國130年了,中間只有四年算是統一,但那四年的經驗並不愉快。這樣的台灣確實有一百條、一千條、一萬條、乃至一百萬條理由主張獨立建國。
但是在理智上,我不得不說,這種「法理台獨」完全不可能。1996年以前,台獨論者面對的是國民黨的威權主義政權,1996以後面對的卻是更凶悍的共產黨極權主義政權。共產黨明確表示決不允許台灣獨立,如果台灣宣布獨立,不排除以武力統一。
我想,廣義的台灣獨立可以分成三種:硬獨立、軟獨立與巧獨立。第一種「硬獨立」是以台灣共和國之名打一場脫離中國的獨立戰爭,打贏了就真的獨立了。荷蘭脫離西班牙的獨立戰爭,前前後後打了八十年。美國獨立戰爭打了八年。台灣如果夠勇,願意打一場轟轟烈烈的獨立戰爭,誰都沒話說,但是獨立戰爭失敗的也很多,美國的南方邦聯脫離合眾國的獨立戰爭,就是以失敗告終。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現實就是這樣。
第二種「軟獨立」是獨立於共產黨統治之外,也就是過去幾十年的獨立方式,以「中華民國」之名存在於台灣,讓台灣的成就可以在世界發光發熱。
第三種是「巧獨立」,就是在某種因緣際會下台灣共和國就和平成立了。這種因緣際會而獨立的國家很多,新加坡、土庫曼、加拿大都是好例子。
台灣人的理性選擇應該是避免戰爭,最好是先守住「中華民國」這塊招牌,等待時機,以謀獨立。也就是先求軟獨立,以待巧獨立。
軟獨立並不是真正的台灣獨立,最重要的是並沒有宣稱脫離中國。如果能夠確實遵守中華民國憲法「國家統一前一國兩地區」的規範,大陸方面就可以不必急於統一,台灣當然可以長治久安,但如果只是「借殼上市」,雖保存「中華民國」之名、卻否定台灣已回歸中國,那會怎樣呢?要怎樣既能避免共產黨統治台灣,又能不招致武力統一,只有依靠台灣人及其領導人的政治智慧了。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