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人絕對不能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中國

  ——你承認他,他不承認你,你就矮了半截

 

兩岸八論之四  

 

台灣許多人喜歡稱呼大陸為「中國」,就像外國人那樣地稱呼。外國人當然可以那麼稱呼大陸,但台灣人卻必須好好考慮一下。某些人稱呼大陸為「中國」,他是真誠地相信中華人共和國代表中國,而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在台灣的「中華民國」在他們眼裡是個偽政權。另一些人稱大陸為「中國」卻有著截然相反的概念,他們以為: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中國,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統治過台灣,所以台灣就不是中國的一部分。這些人都是台獨人士,這些台獨人士還可以分兩種,一種是「法理台獨」派,他們根本不承認「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合法性。還有一種是「務實」的台獨,民進黨人士就是這一種,他們以建立台灣共和國為目標,卻容忍在中華民國體制內競爭甚至執政。他們可能把中華民國當作是暫時不得不接受的國號,但是這個暫時國號只代表台灣,因此在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中國的前提下,中華民國就不是中國。這種說法可以是陳水扁的「台灣中國一邊一國」論(亦即「一中一台」論),也可以是蔡英文的「兩國論」,但不是「兩個中國」論。其典型論述就是1999年5月民進黨提出的〈台灣事實主權決議文〉,該決議文提出「台灣是一主權獨立國家,其主權領域僅及於台澎金馬及其附屬島嶼,以及符合國際法規定之領海與鄰接水域。台灣固然依目前憲法稱為中華民國,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

「兩個中國」是許多藍營人士的希望,但是並沒有成為國民黨官方的論述。「兩個中國」就像「兩個韓國」、「兩個德國」一樣,一起參加聯合國,可以跟彼此的友邦建立邦交。「兩個德國」並沒有妨害德國最終統一,「兩個中國」論者常以此證明「兩個中國」既可以讓台灣確實留在中國,而且也保留了將來統一的希望。如果要配合大陸方面「一個中國」的要求,也可以加上一些字眼如「一個中國兩個中國人國家」、「大屋頂中國下容得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這種理論的關鍵是中共的領導階層願意不願意接受,只是到目前為止他們都不接受。原因可能有二:一是1972年大陸方面取得聯合國中國代表權以前,他們在居於劣勢的時期,他們都已經堅持「一個中國」過來了,在他們進入聯合國後當然也就不願意再放棄「一個中國」。「兩個德國」、「兩個韓國」都是台灣方面退出聯合國以後雙方才同一天加入的(兩德在1973年9月18日,兩韓在1991年9月17日)。另一個原因可能是大陸方面比台灣方面大得太多,他們佔了主體中國的部分,不願放棄他們享有的優勢地位。古話說:「若欲取之,必先予之」,用一點辯證法,也許有一天習近平想通了,發現這是促進兩岸人民水乳交融、最終實現中國和平統一的根本辦法。

國民黨官方的論述,可以以1991年2月在李登輝主導下由國家統一委員會通過的〈國家統一綱領〉為代表,它要求「在互惠中不否定對方為政治實體」,「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以和平方式解決一切爭端,在國際間互相尊重,互不排斥」。這種論述,大陸方面既不表示接受,也不予以批判,也就是所謂的「默認」。馬英九執政期間,大抵上依據這個概念進行兩岸交流,甚至完成新加坡的馬習會。但是李登輝執政後期在蔡英文影響下,於1999年7月提出「特殊國與國關係」的「兩國論」,則是呼應民進黨在當年5月提出的〈台灣前途決議文〉。

至於民進黨的「兩國論」,否定「中華民國」的中國屬性,否定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問題是,你自以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並沒辦法換來國際的承認。國際上仍然認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在對岸不承認你是代表台灣的獨立國家以前,你去承認他代表中國,你只是自己矮了半截,徒然招來對岸的「文攻武嚇」。蔡英文總統及其外交部長都把大陸方面稱為「中國」,這是明顯違反憲法「一國兩區」的規定的。即便如此,他們也完全無法藉此拓展國際空間,不但沒有增加邦交國,反而大幅減少。馬政府時代拓展的外交空間,例如參加WHA,反而被壓縮了。

    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伊始,他們就已經確立了一個永不改變的政策:承認他們的國家,絕不能同時承認在台灣的政權。跟他們建交,就得跟我們斷交。在聯合國以及其他以主權國家為單位的國際組織裡面,他們要參加時就會逼迫我們退出,這就是所謂「一個中國原則」,從那時到現在,歷經七十幾年,從來沒有改變過。對於民族主義立場非常堅定的蔣介石來說,也採取同樣的相對政策:任何國家跟「匪偽政權」建交,我們就會跟他斷絕邦交,這種所謂「漢賊不兩立」也同樣是「一個中國原則」。

    什麼是「一個中國」呢?從大陸看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土主權包括台灣;從台灣看大陸,中華民國的領土主權包括大陸;彼此的領土主權「相即不離」,這就是「一個中國」。國際社會只能選擇一邊建立邦交,以主權國家為會員的國際組織,也只能有一邊參加,現在的現實就是只能大陸方面參加。台灣方面跟各國的關係以及參與國際組織,只能找到一些「務實」的方法,沒有其他的方法。你覺得很委屈嗎?實際上,幾乎絕大多數的國家都願意幫我們建立務實的外交關係。我們常常覺得這種關係「不正常」,但是不要搞錯,我們的國際貿易還是正常進行,我們的護照還是通行世界各國。甚至於,大家也可以看到,我們護照的免簽國高達一百多個,大陸只有四十幾個。在國際政治上爭名分,以為只有用「中華民國」或「台灣」名義建立外交關係或參與國際組織才是名正言順,這只會落入對岸忌諱的「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對台灣沒有一點好處,只能增加友好國家的困擾。

    這種局面有沒有改變的一天呢?也許有,也許沒有。只要大陸還在共產黨有效的一黨專政下,大概不會有任何改變。但是大陸對台政策,也有三個階段的不同政策,從過去毛澤東時代的「解放台灣」,到鄧小平時代的「一國兩制」,到胡耀邦、習近平接納「九二共識」,也可說是適應兩岸政經發展所作的調適。但無論如何,一個中國原則從未變更。究竟「九二共識」存不存在?這個答案其實很簡單:你願意跟大陸談判,它就存在;你不跟他談判,它就不存在。是不是說:只要我們接受「九二共識」,就會落入「一個中國」的圈套?問題是,本來兩岸就是「一個中國」,何來「一個中國」的圈套?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有著它對中國大陸人民的實質意義。中國遭受帝國主義百年的侵凌、羞辱、剝奪,國民黨本來在北伐時也是反帝國主義的,但在清黨以後放棄反帝的政策,使得反帝成了中共的獨家專利。今天看到西方國家的「自由民主」,並不是當時的景象。兩次世界大戰,都只是帝國主義的爭霸戰。戰後日本被打敗了,帝國主義並未消退,英、法、荷蘭都是在其亞洲殖民地人民英勇反抗後才黯然退出的。當毛澤東宣稱「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那確實是大陸中國人最感驕傲的時刻。

    另一方面是國內的土地問題,中共不斷地以「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來動員農民。國民黨也主張土地改革、耕者有其田,但是總是要等到承平時期才有實施的可能性,而承平時期也不見得有能力實施,主因是國民黨軍政幹部多的是地主富農出身,他們當然不願自己家裡的土地被革掉。國民黨在台灣的土地改革能成功,其實是因為他們外來政權的身份,既可壓制本地地主的地位,又可同時討好農民。中共用「反封建」來清算地主富農,雖然殘酷,卻能有效地掌握農民的向心力。

    因此,我們可以說:中共政權之建立,是得到大陸多數人民擁護的。如果說,原來中華民國政府是國民黨一黨專政乃至蔣介石個人獨裁,而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則是共產黨一黨專政乃至毛澤東的個人獨裁,那麼中國人民的選擇只是在兩個一黨專政與個人獨裁之間做選擇而已。毛澤東與共產黨的獨裁專政比起蔣介石國民黨的獨裁專政更為有效率、更能得到民心。國共對抗絕對不是今天講的「民主」對抗「專制」。至於現在共產黨是不是仍然有權在大陸實行專政,坦白說,那是必須由大陸人民去決定的。共產黨的統治從「治理」(governing)的角度來看,確實是相當有效的。但是有效的治理仍不能否定民主化的必要性。在這方面,台灣由威權體制民主化的過程,贏得世界各國的稱讚。但是台灣對大陸的影響只能是發揮「燈塔」的作用,而不可能直接去干預大陸的內政。

    台灣的自由民主已然成熟,不可能接受一個非自由民主的政權作為台灣的中央政府,也就是說,台灣人民不可能接受中共的「一國兩制」作為統一的模式。因此,中國民主化與中國統一應是一體的兩面,我們必須斬釘截鐵地說,沒有中國民主化,就沒有中國的統一。當中共不再強求統一時,就算中共不接受藍營人士提出的兩個中國論述,台灣仍可以在前述的「一個中國原則」下,不搞「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台灣獨立」。兩岸之間也就不必劍拔弩張,而可以進行交流互惠。等到中國大陸民主化時,自然就可以完成統一。

 

arrow
arrow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