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注定一戰》筆記(8):走向戰爭之路

張讚合 2024/10/31

 

《注定一戰:美國與中國能逃過修昔底德陷阱嗎?》

Graham Allison, Destined for War: Can America and China Escape Thucydides’s Trap (New York: Mariner Books,  2017)

 

八、走向戰爭之路((From Here to War)

 

1950年韓戰爆發,麥克阿瑟將軍無法想像中國剛打完內戰,怎麼可能跟一個摧毀日本、結束二戰而且還丟了兩顆原子彈的超級強國作戰?但是毛澤東畢竟參戰了,而且把美軍從鴨綠江邊打回北緯三十八度線。同樣地,1969年蘇聯領導人也無法想像中國怎敢對它這個核子強權發動邊境突襲。這都顯示中國的「積極防禦」,不怕任何對手恫嚇。

麥克阿瑟瞧不起的「農民軍」,害他這個五星上將喪失了一場他自以為必然會贏的戰爭。他向杜魯門要求用原子彈來報復,杜魯門拒絕了,反而把他解職。百年來被輕視為沒技術、沒方法、沒膽量的中國軍隊,從此不再有人敢看不起了。

1969年時,中蘇邊界部署重兵,中方部署65萬兵力,蘇聯部署29萬與1,200架戰機。毛澤東打定主意要跟蘇聯打一場「人民戰爭」。蘇聯有各式各樣的核子武器與飛彈,中國雖然已在1964年成功試爆核子彈,但數量非常有限。蘇聯一直想用核子彈教訓中國,但被美國阻止。1969年3月2日,解放軍對烏蘇里江的珍寶島發動突襲,蘇軍91人死亡,中方也死了30人,中國控制了整個珍寶島。中國向蘇聯顯示其大無畏的勇氣。

1996年台海危機,中國用飛彈威脅台灣,企圖阻止李登輝當選總統。這次造成了反效果,美國派了尼米茲號與獨立號兩個航母戰鬥群來台灣附近,展現其保衛台灣的決心。這次中國沒有達成任何目標,不但李登輝高票當選總統,而且台美關係更為緊密。

 

從中國的觀點,美國軍艦在中國沿海巡航、偵察機在中國沿岸抵近偵察,是對中國的挑釁。當中國有能力時,就要迫使美國後退。例如,2023年12月,一艘美艦奉令監視遼寧號航母,中方要求其離開,美艦不從,中國海軍遂刻意攔截美艦,迫使美艦轉向。這只是一個例子。美國要求美艦、美機避免碰撞,但還是沒辦法完全避免。2001年4月,一架美國偵察機被中國戰鬥機碰撞,中國戰鬥機墜海,飛行員死亡。美國偵察機受傷後在海南島迫降。中國將機員遣回,但暫時扣留飛機。中國逮到機會好好研究美國偵察機的技術機密。

二戰後美國對外的五場主要戰爭中,有四場是失敗的,只有1991年迫使伊拉克撤出科威特的戰爭算是勝利。其他的韓戰、越戰、第二次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可說都是失敗的。美國前國防部長勞勃·蓋茲(Robert Gates)就說:「我認為,以後的國防部長如果還建議總統派遣地面部隊到亞洲、中東或非洲,他的腦袋都該檢查檢查。」

現代的戰爭形態更為複雜多樣,太空戰、網路戰、資訊戰,無奇不有,也讓中美雙方捲入衝突的機會大增。再加上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的快速發展,整個世界各種設施都透過網路連結在一起,更容易成為攻擊的目標。

 

中美的全面戰爭可能從南海上某個小島礁旁邊的軍艦衝突而引爆,但是更為可能的是由於台灣宣示獨立,遭致中國封鎖台灣。假設美國為了支持台灣,派遣軍艦來企圖援助運補,但遭中國飛彈擊沉,軍艦上的八百官兵喪生。美國就算厭惡台灣獨立的訴求,但八百名官兵的喪生仍激起國內的憤慨,美國決定攻擊中國陸基飛彈基地以作為報復,戰爭乃逐步升高,終致核子戰爭全面爆發。

中美衝突也有可能來自第三方,譬如南北韓衝突,而美中各為其盟友撐腰,於是爆發中美衝突。或者中日間為了釣魚島發生衝突,引來美國聲援日本,變成美日聯合對抗中國的戰爭。

北韓是眾所周知的計時炸彈,任何時候北韓政權可能崩潰,但它現在已擁有許多核子彈頭及中遠程飛彈。當北韓崩潰時,南韓當然會聯合美軍進軍北韓統一朝鮮本島。但是中國一定很難容忍美軍陳兵中韓邊界。尤其是金正恩突然死亡形成的混亂,中美間從未認真就這個問題進行討論,等到事情真的發生時,很難想像屆時事態會怎樣發展。

 

經濟衝突也說不定會轉變成全面戰爭。美國不難找到各式各樣理由跟中國打貿易戰,貿易戰越打越激烈時,說不定就引發軍事衝突。更凶險的是,現代持續嚴峻的科技發展,從反衛星、網路武器(cyberweapons),到其他各種無以名狀的新奇怪招,非得等到派上用場才能知道怎麼回事。中美兩國各自搞怪,等著有一天一舉把對方癱瘓,就看誰的本事大了。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omerdale1106 的頭像
    homerdale1106

    張讚合與楊淑娟的部落格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