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塔樹
無憂種子作佛珠,提醒保持清淨心
我在台南竹溪禪寺聽佛學講座的課程時,
注意到寺外的馬路上,有兩排形態優美葉色蒼翠的樹木,
寺院的師父告訴我,那是無憂樹,也叫阿育王樹或印度塔樹。
他們費了許多功夫,把無憂樹的種子作成佛珠,
當作辦法會時,送給信眾的結緣品。
我常在佛教書中看到,佛陀降生在藍毘尼園的無憂樹下,
而入滅的地方是在拘尸那羅的娑羅雙樹間。
這三種樹似乎都可以稱為“無憂樹”,但是它們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樹木。
佛陀降生時的無憂樹,學名 Jonesia asoka,英文稱 ashoka tree,豆科。
ashoka (或 拼作 asoka) 意思是 sorrowless,也就是“無憂”,
而孔雀王朝偉大的君主阿育王,正好也就是這個名號。
佛陀入滅時的娑羅雙樹,學名是Shorea robusta,龍腦香科,英文稱 Sal tree。
至於印度塔樹,學名是 Polyalthia longifolia,番荔枝科,英文稱 Long-leaf polyalthia。
坦白說,我對這些還沒有十分把握,很盼望行家能夠指教。
但是無論如何,“無憂”總是佛家的共同理想。
就像竹溪寺師父說的:“製珠者想將無憂的種子,深植每位菩薩心中,
無論佛珠是戴在身上或拿在手中,能時時提醒自己要保持清淨心。”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