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白匏子與蟲屎
葉基都有腺點,白匏子兩個,蟲屎只有一個
(蟲屎 攝於台南東區巷內)
(蟲屎的腺點 攝於台南東區巷內)
(蟲屎 比較下圖構樹 攝於台南東區巷內)
(構樹 比較上圖蟲屎 兩樹相鄰 葉形相像 攝於台南東區巷內)
(構樹的葉基沒腺點 攝於台南東區巷內)
(白匏子 攝於崁頭山)
(白匏子 攝於高雄六龜新威森林)
(白匏子 攝於高雄六龜新威森林)
白匏子與蟲屎都是野外觀察時很常見的小喬木,
白匏子的葉子長得像匏子(葫蘆瓜),翻開背面是白色的,
所以叫做白匏子;那蟲屎為什麼叫這麼委屈的名字?
簡單又可以幫助觀察的理由是:它的葉基有一個不規則的腺點,
很像昆蟲的大便,所以叫蟲屎;白匏子卻有兩個腺點在葉基兩側。
腺點或蜜腺、腺體是許多大戟科的特徵,用來跟螞蟻互利共生,
有了螞蟻當衛兵,比較不怕其他昆蟲來侵害,葉子會比較完整。
但是大戟科的腺體長得各有特點,常可以用來作為分辨的依據。
就像蟲屎的一個腺點往外突出,而白匏子的兩個腺點有點往內凹。
蟲屎與構樹的葉形無論裂或不裂都很像,但構樹是桑科沒有腺點。
白匏子與蟲屎的果實都是蒴果,硬硬的果皮成熟時會開裂。
它們的果實都是一顆顆小小的圓球,一串串掛在樹上,
不同的是:蟲屎的果實像毛毛的小圓球,密布星狀毛;
而白匏子的果實像小刺球,小圓球上長了許多軟刺。
說起星狀毛,帶個放大鏡看,尤其白匏子的葉背,很有趣喔。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