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棕

      台灣矮糖棕,不適合作蓑衣

 

山棕  

(山棕  攝於台南崁頭山)

山棕  

(山棕的果實  攝於台南大棟山)

山棕的解說牌  

(台北植物園的山棕解說牌)

簑衣  

(簑衣  攝於馬祖)

 

我常用感恩的心來讀解說牌,從它來獲得眼前植物的初步資訊,

當發現解說牌有錯時,還會有一種發現新大陸的莫名喜悅。

台北植物園裡,一塊「山棕」的解說牌,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它說:「簑衣是由山棕葉柄上黑色網狀葉鞘周邊之棕毛製成,

強韌且耐水濕,因而有『一頂棕簑,遮風遮雨過一生』的說法。

 

我請教台北植物園的解說老師,她告訴我山棕不能做簑衣,

因為這種黑棕類的纖維太短,也容易腐爛,作掃把、刷子可以,

但是作簑衣要紅棕類的才適合。我查了許多資料以後,

確定這位解說員老師比解說牌正確。山棕頂多作簑衣裡的夾層。

其實,不管解說牌或解說員,都只能參考,真正知識只能靠自己。

 

山棕的花有香氣,成熟的果有甜味,原住民用它的嫩芽心做菜。

外國人稱它為 “Formosa palm” “dwarf sugar palm”

也就是「台灣棕」或「矮糖棕」。資料上說它的葉柄可以製糖,

只是不夠本,沒人這樣做。山棕的莖叢生,葉也叢生於莖的基部。

葉子邊緣及頂端有“囓蝕狀鋸齒”,這是山棕的主要特徵。

arrow
arrow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