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假酸漿
原住民製作吉拿富的好食材
(假酸漿 攝於崁頭山)
(假酸漿 攝於崁頭山)
(左邊是咬人狗,右邊是假酸漿)
(咬人狗的葉基 攝於崁頭山)
假酸漿是紫草科的灌木,高可達2-3公尺,中南部淺山地區都有。
中南部、東部原住民用它的葉子製作一種像粽子的食物,
這種食物在各族的名稱與作法不盡相同,可以通稱“吉拿富”。
一般的做法大概是:把泡過的小米或糯米先搗成團狀,包肉塊當餡,
外面先用假酸漿的葉子包起來,最外面再包上月桃葉,水煮或蒸煮。
吃的時候要把月桃葉撥開,假酸漿葉子則跟小米或糯米黏在一起,
所以就一起吃了。到茂林、霧台旅行時,不要忘了吃這種吉拿富。
原住民風味餐,吃完後也何妨在小路邊找找這種假酸漿。
它的花冠容易凋謝,燈籠狀花萼卻可以維持很久,很像滿樹綠花。
它花萼的這種特性可以用來做乾燥花,據說是高級插花材料。
它的葉子大大的,長得有點像咬人狗,但是咬人狗是會咬人的,很痛。
如果能看到它們的花,當然可以輕易作出區別。但是如果不在花季,
就得費點功夫從葉子來判斷了:假酸漿的葉子葉基、葉端兩頭尖尖;
咬人狗的葉基長成像個小屁股。一般來說,咬人狗的葉子比假酸漿大。
假酸漿的葉子對生,咬人狗是輪狀互生。看清楚才不會吃不成反被咬。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