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國家統一前一國兩地區是高度政治智慧的憲政規範

張讚合  2025/4/4

 

許多人質疑憲法「一國兩地區」的規範已經不適合台灣,明明是兩個國家,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為什麼要自我作賤說「一國兩地區」?

1991年4月20日通過、5月1日頒布的憲法增修條文前言開宗明義第一句就是「為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然後在第十條中寫明「自由地區與大陸地區間人民權利義務關係及其他事務之處理,得以法律為特別之規定」。這兩個條文在歷經七次修憲,都沒有更動,直到現在。這兩個規範可以統稱為「國家統一前一國兩地區的憲政規範」,這是台灣人安身立命的規範,是台灣的護國神山。

我不知道這個規範是誰想出來的,但是它既然是通過那麼多人的共同許可,可以說是當時那麼多人的共同智慧,一個高度的政治智慧。我們歷經那麼多次的修憲,老共從來沒有批評過,表示他們是默許的。一直到蔡英文幫李登輝搞出所謂的「兩國論」,兩岸關係才開始陷入緊張。陳水扁上台後,一直想另搞「制憲建國」,並喊出「台灣中國一邊一國」,但是「沒辦法就是沒辦法」。馬英九嚴格遵守這個規範,兩岸一時相處愉快。

蔡英文當選總統後,大陸的外交部長王毅在美國智庫演講時提到「期待台灣領導人能夠遵守他們自己的憲法,大陸與台灣同屬於中國。」也許是要正面回應王毅的說法,蔡英文在當年520就職演說特別提到「新政府會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其他相關法律,處理兩岸事務。」雖然因蔡英文不接受「九二共識」,兩岸官方會談中斷,但是也沒有引起太大的緊張,蔡英文仍然繼續享有馬英九留下的兩岸和平紅利。

2021年10月10日蔡英文國慶演說提到「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互不隸屬」,把她為李登輝規劃的兩國論提到日程上,兩岸關係進入緊張階段,加上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不顧中共一再抗議堅持訪台,兩岸關係進入兵凶戰危的階段。直到現在的賴清德政府,繼續火上加油,已經到了難以收拾的局面。

由此看來,「國家統一前一國兩地區的憲政規範」是兩岸能否和平相處的根本關鍵。「國家統一前」的表述讓對岸不必擔心「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而「一國兩地區」的表述則可以讓兩岸平等往來。對台灣來說,「一國」當然是指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有兩個地區:自由地區(或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中華民國在台灣代表中國,兩岸共享「一個中國」的「主權」,也可以互相尊重各自的治權。台灣比較委屈的是:在國際上,沒辦法參加以「國家」為單位的國際組織,沒辦法跟世界多數國家建立外交關係。許多台灣人因此無法接受「一國兩地區」的安排,覺得只要放棄「一國兩地區」,就可以解決這些有辱國格的問題。問題是,這種安排並沒有妨礙台灣發展與世界各國的經濟文化關係呀!台灣在這種安排下還是繁榮昌盛呀,還是可以拿棒球賽的世界冠軍呀,台灣的護照還是比大陸的護照管用呀。

有人說,「一國兩地區」只是「跪求和平」,因此不可取。但是在國民黨執政時期兩岸談判的過程中,無論是座位的安排、各種儀式,乃至簽約的文件,處處講究平等,並沒有任何損害「國格」的事。馬英九時期在服貿談判上也許太躁進了,但是整體來說,當時的和平紅利一直到現在都還在享用。「兩國論」除了讓某些人士覺得嘴巴爽爽外,得到什麼具體的好處呢?邦交國增加了?參與的國際組織增加了?什麼都沒有,只有把台灣搞成兵兇戰危。現在最嚴重的問題是:中華民國總統是宣誓過遵守中華民國憲法的,有什麼權利不遵守「國家統一前一國兩地區」的憲政規範呢!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omerdale1106 的頭像
    homerdale1106

    張讚合與楊淑娟的部落格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