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楓香 稱它“楓樹”當然好,但最好稱它“楓香”
(楓香 攝於德南國小)
(楓香森林 攝於埔里)
(楓香段木菇寮)
(楓香紅葉 攝於成大光復校區)
台灣人所稱的“楓樹”,指攝兩種完全不同、卻長得超像的樹木,
一種是“青楓”,一種是“楓香”。為了精確起見,我們何妨裝得有學問點,
盡量使用“楓香”、“青楓”這種“有學問”的名稱,少用“楓樹”這樣的俗稱。
楓香是金縷梅科楓香屬的喬木,學名 Liquidampar formosana。
看這個學名就知道它跟台灣特別有緣,因為植物學家最早就在台灣採集它的樣本。
以下針對“有別於青楓”,來談楓香的特點。楓香的第一個特點是它那流星錘狀的果實,
那是許多蒴果聚合而成的“頭狀果序”,有別於青楓長著翅膀的翅果。
樹上不結果時,就看它的葉子,重點在楓香是“單葉互生或叢生枝端”,而不是青楓那樣的“對生”。
常識上,可以說楓香的葉子是三裂,青楓是五裂;但是楓香有少數五裂,青楓也有少數三裂。
而且,“楓香這一屬”有很多種是五裂,“青楓那一屬”也有某些種是三裂(例如三角楓)。
楓香的樹幹截取成一段一段的,可以用來培植香菇。我就參觀過這種菇寮。
楓香的英文叫 sweet gum tree,它的樹脂據說可以用來做口香糖。
但是在台灣,“觀賞”畢竟還是楓香最重要的作用,許多校園、公園都會種楓香。
想到楓香,大家就想到秋冬間美麗的紅葉。“賞楓”是一項非常好的健行活動。
賞楓未必需要到山上,在成大的光復校區、自強校區都種了很多。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