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咬人貓
登山客絕對不能不知道的植物
(有毒植物的告示牌 攝於宜蘭明池)
(咬人貓 攝於宜蘭明池)
(咬人貓 攝於台南白河大棟山)
(咬人貓 攝於梨山)
蕁麻疹是許多人常犯的毛病,發作時全身奇癢,很不舒服。
蕁麻疹的名稱來自“蕁麻”,這是蕁麻科蕁麻屬植物的統稱。
在台灣分佈最廣的蕁麻就是咬人蕁麻,台灣人稱之為咬人貓。
“咬人貓”可說是“咬人狗”的對稱。咬人狗是很大的喬木,
咬人貓卻是矮矮的草本植物,也因此碰到咬人貓的機會更大。
碰到咬人貓時,又癢又痛,登山客都吃過這個虧,我自己也是。
這是登山客非懂不可的植物,在陡坡攀爬時注意兩手別抓到它。
女生野放時要特別看清楚,不小心碰到屁股時可就又痛又尷尬。
咬人貓全株長滿桿狀焮毛,裡面含有蟻酸,觸碰時注入皮膚內,
這時怎麼辦?尿液可能是最好的辦法,姑婆芋的汁液也不錯。
還好咬人貓的辨識並不困難。它的葉子基本上是闊卵形至心形,
葉緣有着重複的鋸齒,先分成幾個大鋸齒,大鋸齒還有小鋸齒,
再加上全身的焮毛,在山林裡面很少有其他植物跟它長得像。
蕁麻屬在台灣還有一種三千公尺高山上才有的“台灣蕁麻”,
跟咬人貓基本上一樣,只是葉子小一半。下次登百岳時注意尋寶。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