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騰的護城河》筆記(七)
張讚合 2024/9/23
◎博明:《沸騰的護城河:保衛台灣的緊迫行動》,胡佛研究所,2024
The Boiling Moat: Urgent Steps to Defend Taiwan
Edited by Matt Pottinger
Hoover Institution, 2024
第七章 美國負責擊沉中國海軍(Sink China’s Navy)
Robert Haddick, Mark Montgomery, and Issac “Ike” Harris
為控制台灣而打的戰爭,對交戰各方都是血淋淋的。但是對習近平來說,只要能實現其千年大夢,短期的犧牲都是值得的。美國只能採取『拒止式嚇阻』(deterrence by denial),而非『懲罰式嚇阻』(deterrence by punishment),讓對手相信他無法得逞,而不是只會受到懲罰。
現在共軍有世界最多的戰艦,亞洲最大的空軍,印太地區存量最多的飛彈,早就準備好摧毀美國駛出關島與第二島鏈的海軍力量,並摧毀美國在西太平洋的海空軍基地。美國及其盟邦必須集中全力在攻克共軍的弱點上。
中國要征服台灣,重心(center of gravity)是海軍。中國需要海軍來輸送軍人與裝備、補給,這樣才能順利登陸台灣。打敗中國海軍就能拒止中國武統台灣。
2022年8月,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進行中共奪台兵推。好消息是台、美及盟邦消滅了中國海軍,獲得勝利;壞消息是美國損失慘重,包括兩個航空母艦戰鬥群、美國在西太平洋的海空軍基地都遭受毀滅,超過一萬美軍戰死……….。這種損失對美國民心士氣打擊太大,美國應該避開這種死傷慘重的風險,而這需要各軍種充分準備。
美國太空軍應偵察到共軍攻台的準備行動,讓美軍可以儘早部署。美國海軍的攻擊型潛艦、配備戰斧遠程巡弋飛彈的驅逐艦,空軍的轟炸機。由於第一島鏈上的軍事基地容易被中共的飛彈擊中,因此保護台灣的責任主要靠中共飛彈射程外的攻擊型潛艦與長程轟炸機。
共軍渡海攻台的各式各樣船隻可能有幾千艘,包括各種軍艦、海警船、海上民兵、渡輪、貨輪,加上渡海需要的港口、碼頭、倉儲等,作為美軍打擊標的的實在太多。
美國攻擊型潛艦應以共軍的軍艦為主要標的。可惜潛艦維護不易,三分之一留港維修,只有15艘能派到太平洋,它們還得對付俄羅斯與北韓。15艘潛艦攜帶375枚重型魚雷,打完了還得花兩三個禮拜回美整補。
轟炸機僅73架可用,以其中40架來轟炸共艦。它最厲害的武器是遠程反艦飛彈(LRASM),可惜財政預算所限,價格太貴,採購數量太少,
太空軍協助定位中共軍艦,追踪共軍飛彈軌跡。美國太空軍正在部署『擴散戰士太空架構』(Proliferated Warfighter Space Architecture, PWSA),覆蓋全球,隨時偵測目標並命令陸海空軍進入戰鬥,還可以跟私人企業如Space X合作。這套系統中共很難趕上,中美兩國的太空軍遲早總要攤牌。
中共攻台將是密集而快速,不容美國遲疑。美國遲疑越久,美軍損失越大。美政府應事先允許美軍攻擊中國港口、碼頭與各種登船設施,不能等戰爭爆發才做決定。
美國國內相關的軍工產業也要準備好戰爭。共軍打擊美國本土的能力有限,但不是沒有。
美國兩年內應增加潛艦與轟炸機經費,減少維修等待時間,以便儘早投入戰場。要加強轟炸機在西太平洋的演訓,美國的海空軍應緊急獲得精準導引空對面武器,做到『可負擔的大規模』(affordable mass)儲備。考慮將遠程反艦飛彈預先存放台灣以備急用。要經常在西太平洋武力展示;國內須準備好網路攻擊、長程飛彈攻擊。要了解台灣的軍力部署,避免友軍誤擊事件。
總之,美國及盟友有很多辦法擊敗共軍對台灣的兩棲攻擊,主要是攻擊型潛艦與轟炸機。避免因大編隊接近台灣反而暴露在共軍炮火下,像2022年CSIS兵推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