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定一戰》筆記(5):想像中國就像我們美國當年的所作所為
張讚合 2024/10/18
《注定一戰:美國與中國能逃過修昔底德陷阱嗎?》
Graham Allison, Destined for War: Can America and China Escape Thucydides’s Trap (New York: Mariner Books, 2017)
五、 想像中國就像我們美國當年的所作所為(Imaging1 China were Just like us)
美國人老是想教中國人「更像我們」,但如果中國人學的是狄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縮寫TR,1858-1919)領導美國走向「美國世紀」時的所作所為呢?
(狄奧多·羅斯福,中文俗稱「老羅斯福」。1897任海軍部助理部長,1898任紐約州長,1901任美國副總統。該年總統麥金萊遇刺身亡,羅斯福繼任總統,1905連任總統至1909。他當總統時只有四十幾歲,一點都不老,只因後來家族出了另一個美國總統Franklin Roosevelt ,中文才以老、小羅斯福作為區別。)
羅斯福從骨子裡相信未來的一百年會是「美國世紀」。他深深讚揚美國拓殖者與紅人之間無休止的戰爭,他自己也曾參與跟印第安人的戰鬥。他31歲出書讚揚美國的無情擴張,從北美十三州擴大成為後來的美國。這個「昭昭天命」(Manifest Destiny)是「天意」(Providence)賦予美國的道德使命。他認為美國的使命不只是從大西洋擴展到太平洋,而且要當兩大洋的主宰強權。他隨時準備作戰,因為「備戰才能確保和平」。
1897年羅斯福當了海軍部助理部長,那時他就準備要打美西戰爭了。1898年4月,美國一艘海軍戰鬥艦在哈瓦那爆炸沉沒,美西戰爭爆發。羅斯福組織了一批自願軍參加在古巴的作戰,在槍林彈雨中奮勇前進。戰爭於八月結束,十二月簽署和平條約。美國從西班牙手中奪走波多黎各、關島、菲律賓、古巴。
1902年羅斯福當總統時,爆發委內瑞拉債務危機,德國在英、意支持下封鎖委內瑞拉,羅斯福以不惜一戰強硬威脅德國,德國只好妥協,接受美國仲裁。這是對1823年門羅主義(Monroe Doctrine)的徹底執行。當初門羅宣言發表時,美國的國力實際上做不到,才讓1833英國從阿根廷奪走福克蘭群島,更無法防止英、德在尼加拉瓜、海地耀武揚威。
從十六世紀開始,開鑿一條連接大西洋與太平洋的運河就是歐洲列強的夢想。1880年代以後法國、英國都曾計劃過。羅斯福誓言完成這條運河,而且要完全控制在美國手裡。對美國來說,軍艦要從東岸到西岸,就得花兩個月繞行智利南端,對美國國家安全非常不利。但是從1821年以後,哥倫比亞就控制了巴拿馬。1903年哥倫比亞國會一致拒絕美國建造運河。該年11月,美國派兵協助巴拿馬獨立,並取得巴拿馬運河區的永久使用權,直到1977年卡特政府才改為美國與巴拿馬共管,1999年才移交巴拿馬政府。美國在巴拿馬運河可謂大發利市,而交給巴拿馬政府的金額可說微乎其微。美國霸占了巴拿馬運河的所有利益。
1867年美國從俄國購得阿拉斯加,但是阿拉斯加與加拿大間並沒有清楚的劃界。本來沒人去的地方,馬馬虎虎也就算了。1897年在加拿大育空(Yukon)地區發現金礦,而金礦所在之地無法從加拿大陸地過去,必須從美國控制的阿拉斯加進入,邊界糾紛由此開始。在羅斯福武力威脅下,名義上經過仲裁,迫使加拿大不得不讓步。
1904年羅斯福在國情咨文中揚言,在美洲及其他地區,如果有哪個政府做錯事或無能,美國就可以以文明國家身份予以干涉。美國要充當西半球的國際警察。在他剩餘的任期中,干涉多明尼加共和國、宏都拉斯以及獨立後的古巴,只因它們威脅到美國的商業利益。他也企圖推翻墨西哥總統。他曾說,如果政策上需要在「鐵血」與「奶水」間作選擇,他寧可選擇鐵血,因為長期來說,那對世界有利。但是他把美國霸凌他國,當作「文明使命」,卻受到中南美洲國家的普遍厭惡。一位墨西哥領導人就說:「可憐的墨西哥啊!離上帝這麼遠,卻離美國這麼近。」
如果習近平也像羅斯福那樣對待鄰邦,現在的美國人要如何看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