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思考中華民國》筆記(0):導論:從原點出發的思考
張讚合 2024/12/23
楊儒賓:《思考中華民國》,聯經出版公司,2923
(不是書評,不是讀書心得,只是記下主觀上認為重要的文句)
本書從儒家現代化方案的視角著眼,聚焦「中華民國」一詞,探討中國現代化轉型的難題。「中華民國」是二十世紀新世紀出現的新概念。1906年章太炎與孫中山在《民報》創刊一週年演講正式提出「中華民國」一詞;梁啟超於1902年寫〈新中國未來記〉,也提出相近的「大中華民主國」的構思。本書認為「中華民國」的理念意指「立基於中華文化風土上的立憲民主政體」。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華民國在此歷史時刻遭受到國號與中國連結的空前的挑戰;在同一年的12月7日國府遷台後,又遭受到國號與台灣連結的另一種挑戰。本書論中華民國的理念作用是從「意義在歷史中的展現」著眼,重點落在討論中華民國這個符號是否至今仍有重要的規範的意義。
本書從儒家思想史的角度立論,呈現傳統文化因素如何與外來思潮相應,匯聚而為活化的現代性因素。中華民國的出現是十九世紀末儒者有方向的問題意識向傳統也向歐美扣關,尋求答案的產物。
雖然中華民國的建立事起倉促,它至今為止的歷史也是段多災多難的歷史,就具體存在而言,它常面臨正當性的質疑,最近的例子即是它於1949之後在海峽兩岸的尷尬處境。它是共產中國眼中早該收拘到歷史法庭的無體遊魂,也是島嶼一些人眼中阻礙歷史進步的違章建築。但中華民國還是在曲折而災難重重的民主大道上前進,逐步地顯現它的內涵。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