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注定一戰》筆記(10):今後美中關係何去何從?

張讚合  2024/11/7

 

《注定一戰:美國與中國能逃過修昔底德陷阱嗎?》

Graham Allison, Destined for War: Can America and China Escape Thucydides’s Trap (New York: Mariner Books,  2017)

 

十、今後美中關係何去何從?(Where do we go from here?)

 

十四億人口、五千年文明古國戲劇性的複興,對美國來說,沒有什麼簡單的解決方案。當年尼克森打開中國大門,他原本只想利用中國來制衡蘇聯,但在他臨終前感嘆說:「我們可能創造了科學怪人!」

美國過去對中國的戰略是「交往但避險」(engage but hedge),國務院與財政部去交往,而由國防部與情報部門去避險。他們認為當中國越來越富有,它就會成為「負責的權益關係者」(responsible stakeholder)。當中國人民越來越富有,他們就會要求更大的發言權,終致實現中國的民主化。

1991年蘇聯解體時,美國充斥著「單極時代」(unipolar era)與「歷史終結」(end of history)的樂觀想法,認為美國的自由民主已是全世界的範本,卻沒有人去注意中國的發展。

時至今日,「交往但避險」已經不管用了。就如李光耀所說,它有兩個致命的缺陷:第一,中國不可能成為民主國家,如果中國民主化,它就會垮掉;第二,把中國拿來跟日本、德國比較是錯誤的,日本、德國是在一場大戰中被擊敗,遭美軍佔領,甚至由美軍最高司令代頒憲法,但中國堅持「以中國的身份,而不是以西方的榮譽會員身份被接受」。

 

在這裡提供四個可能的戰略選項作為今後白宮決策者的參考,有些可能是很醜惡的:

  • 調和(accommodate)

調和並非姑息(appeasement),調和使用嚴謹的努力來調整關係,以適應新的權力平衡,避免訴諸軍事手段。這有兩種,一種有特定對象,例如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英國對美國的寬容;另一種是談判而成的,例如雅爾達會議時,羅斯福、邱吉爾、史達林劃定戰後的疆界。透過類似這樣的談判,有沒有可能以降低對台灣的承諾,交換中國在東海、南海的退讓?有沒有可能對朝鮮半島統一進程達成諒解,以美軍退出朝鮮半島南部,交換中國促成北朝鮮非核化並承認由南韓統一朝鮮半島?

  • 削弱(undermine)
  • 「邪惡帝國」(evil empire)那樣質疑中共的合法性?陸克文(Kevin Rudd)就曾指出:中國領導人長期以來都相信美國不肯接受中共的合法性。每一個曾經試過共產主義的國家都認為共產主義是詐欺的罪行,為什麼還有那麼一小撮人宣稱用共產主義來統治十四億人?華人已經在台灣成功實行民主,何不支持西藏與台灣獨立?美國可以向中國傳播民主自由的理念,支持民運人士,訓練西藏、維吾爾的分離主義反抗人士。讓中國分裂、動亂,可以延緩中國挑戰美國霸權。
  • 以談判達成長期和平
  • 如果中國能迫使平壤停止核試與長程飛彈試射,美國願意減少甚至終止對台銷售武器,並從南韓撤退部分駐軍。
  • 重新界定雙方關係
  • 年習近平向歐巴馬建議一起發明一種「新型大國關係」,美中兩國可以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由於習近平的核心利益不僅包括台灣、西藏,還包括南海,歐巴馬並未接受。但是現在的世界確實有四個「超大威脅」(mega-threats),需要美中兩國重新定位它們的大國關係。一是核子世界末日(nuclear Armageddon),如何合作避免相互毀滅。二是「核子無政府」(nuclear anarchy,現在已有太多國家擁有核武。如果失去控制,將是地球災難。例如,如果北韓把核武賣給新疆或中東的伊斯蘭恐怖分子,他們在北京或華盛頓引爆,這個世界就面目全非了。三是全球恐怖主義。恐怖分子除了可能用核子彈威脅中美兩國,現代的基因組學(genomics)與合成生物學(synthetic biology)更可能讓一個流氓科學家利用人為病毒屠殺千千萬萬人,而這非得中美兩國一起想辦法不可。四是氣候變遷。美中兩國是最大的碳排國,習近平與歐巴馬共同促成2016年的巴黎協定,要在2030年碳達峰,然後開始減量,最終實現碳中和,需要中美兩國一起來領導世界各國共同達標。

 

雖然全球化已漸過時,但以上四項非得中美兩國共同努力不可。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omerdale1106 的頭像
    homerdale1106

    張讚合與楊淑娟的部落格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