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蜘蛛  帶著歷盡風霜的人臉

人面蜘蛛  

(人面蜘蛛腹面  攝於茂林)

人面蜘蛛  

 (人面蜘蛛  側面  攝於茂林)

人面蜘蛛  

(人面蜘蛛的天羅地網  注意周邊許多小蜘蛛  攝於崁頭山)

人面蜘蛛  

(人面蜘蛛的人面  攝於崁頭山)

人面蜘蛛  

(戀愛中的雄蛛與雌株)

 

人面蜘蛛是台灣體型最大的蜘蛛,既然稱作“人面”,肯定會有一張人臉,

但是平常在野外並不容易看出“人面”在哪。這時可以用望遠鏡看,

問題是牠們通常倒立掛在網上,還是不容易發現。最好的辦法是拍攝下來,

讓相片上的頭部朝上,這時就可以清晰地在牠的頭胸背面看到清晰的人臉,

這是一張歷盡風霜的人臉,歷經多少風吹雨打“補破網”的日子才有的臉。

 

我們看到的那隻獨坐八卦陣中心點的大蜘蛛,其實是一隻雌蛛。

在牠的周邊,常可看到許多橘紅色的小蜘蛛,這有兩種可能:

雄蛛或“赤腹寄居姬蛛”,肚子大大呈三角錐形的是當房客的寄居姬蛛。

寄居姬蛛專門清理大蜘蛛不屑一顧的小昆蟲,大蜘蛛倒也樂得有個幫手。

雄蛛則是等待機會去跟雌蛛交配,還得小心不要被吃掉。(男人真委屈)

 

有一次在一個步道中央,正面看到一隻人面蜘蛛的大網就在我的胸前,

當時我想牠結網那麼辛苦,不想破壞牠的“家”,於是繞道而行。

不過事後我越想越覺得不對。讓不注意的人碰上這個網,如果蜘蛛上身,

可能會嚇個半死。我那時應該是把蛛網撥開,讓大蜘蛛往路邊樹上走。

大蜘蛛每天都在結網、收網,動作快得很,不必擔心牠“無家可歸”。

 

文章標籤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n 30 Mon 2014 09:40
  • 爺蟬

爺蟬  台灣最珍貴稀有、體型最大的蟬

爺蟬  

(爺蟬  攝於台南東山)

爺蟬  

(爺蟬的天空  攝於台南東山)

爺蟬  

(爺蟬回歸大地   攝於台南東山)

爺蟬  

(爺蟬這一生最後的美麗身影  攝於台南東山)

 

爺蟬是台灣蟬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真不愧這個“爺”字的稱號。

更重要的是,牠是蟬科中唯一的第二級“珍貴稀有”保育類動物。

據說本來台灣中低海拔山區到處都有,但因過度開發與濫捕,

尤其是因為牠的身形美麗,常遭捕捉去製作標本當作裝飾品,

現在已經所剩不多,要拍到牠那美麗的身影,需要一點運氣。

 

爺蟬也稱為青頭蟬,因為牠的頭、胸部和翅緣有水青色裝飾;

牠的身體與翅膀大抵以黑褐色為主,翅膀上有一條白色帶紋。

像極了穿著黑色燕尾服,要說牠穿著博士服也很貼切,

看牠在樹幹上緩慢移動,真有富貴人家或大學問家的那份優雅。

既然牠的棲地已經不多,真希望能有以爺蟬為保護對象的自然公園。

 

當我在步道上看到那隻已然完成任務、回歸大地的爺蟬時,

旁邊一位小朋友問我:牠們的若蟲是不是會在地下住十幾年,

然後才爬上樹幹,在樹幹上蛻殼?雖然故事的過程大抵上沒問題,

但是我不敢亂說。我趕快找特生中心的網站,上面寫著:

“成蟲以吸食樹汁為生,其他生態資料不詳。”咦!有待大家努力。

 

 

文章標籤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Jun 14 Sat 2014 08:12
  • 垂榕

垂榕  枝條下垂,輕鬆飄逸

垂榕  

(垂榕  攝於德南國小)

垂榕  

(垂榕  攝於成大醫學院)

垂榕  

(垂榕  攝於成大醫學院)

垂榕  

(垂榕大樹  攝於台南東寧運動公園)

 

垂榕,英文稱 weeping fig ,中英文意思相同,都表示它的枝葉下垂,

雖然沒有垂到像垂柳(weeping willow)那個樣子,但是枝條柔軟的模樣

仍然很適合拿來跟其他榕樹做出區別。這是第一個特徵。

第二個特徵是:它的樹葉深綠有光澤,葉緣呈波浪狀,頂端銳尖。

第三個特徵是它的樹幹呈灰白色,所以也稱為白榕。

 

它的分枝眾多,枝葉茂密,成排種植可以當作很好的隔熱或隔音牆。

種在花盆裡,可以當盆景或作室內植物;種在花園邊,可以當圍籬。

看用途如何,可以做適度的修剪,修剪成自己喜歡的形狀。

只是修剪得太過分,會失去枝條下垂的美感。

如果讓它在野外任意成長,極可能長成超級廣闊的大樹。

 

在恆春半島,就有兩處這種形成超級大樹的白榕園,

一處在滿州鄉港口村的林試所工作站,據說這是“少年PI”的場景所在,

可惜並不對遊客開放。遊客可以到另一處墾丁森林遊樂區裡面的白榕區。

實際上,在知本與雙流森林遊樂區裡面,也都有令人神往的白榕步道,

讓遊客漫步林間、悠然自得地欣賞百年白榕大樹的奇幻美景。 

 

文章標籤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藍花楹  也稱巴西紫葳,不叫巴西紫薇

藍花楹  

(藍花楹  攝於台南公園)

藍花楹  

(藍花楹  攝於台南公園)

藍花楹 vs. 鳳凰木    

(左為鳳凰木的葉子  右為藍花楹的葉子  攝於成大成功校區)

藍花楹 vs. 鳳凰木  

(這是藍花楹的葉子,大羽片對生)

藍花楹 vs. 鳳凰木  

(鳳凰木的葉子,大羽片互生)

 

藍花楹是紫葳科藍花楹屬的樹木,原產南美,可以稱為“巴西紫葳”。

它跟風鈴木、火焰木一樣屬於紫葳科,但是紫葳不是紫薇,不可混淆。

藍花楹會開圓錐花序成串藍紫色的花,但是在台灣,通常是花、葉並存,

而不是那種網路上看到的、葉落之後滿樹藍花的品種。

其實嘛!在台灣,藍花配綠葉,也是一種美麗境界,藍、綠共榮嘛!

 

把藍花楹稱作藍色鳳凰花,或者把鳳凰花稱作紅花楹,似乎也未嘗不可,

因為這兩種樹木的葉子實在是太像了,乍看之下實在很難區分。

開花期間,理當不會認錯;沒開花時,看到它們結的果實也不會認錯

鳳凰木的果實像一把長刀狀,藍花楹卻是圓圓錢幣狀或響板狀的蒴果。

無花也無果的時候,那就只好從葉子來做判斷。怎麼辦?

 

首先,藍花楹的枝葉通常往上伸長,鳳凰木的枝葉大多往周邊平展;

它們都是二回羽狀複葉,但是藍花楹的大羽片對生,鳳凰木的則是互生;

仔細對照,藍花楹的小葉比較精緻細密,鳳凰木的小葉則稍微大了些。

最重要的差別是:藍花楹的小葉末端尖尖的,鳳凰木卻是較為圓鈍。

掌握這四點,大概就可以輕鬆鑑別藍花楹與鳳凰木了。 

 

文章標籤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洋玉蘭  荷花長樹上,人間多奇蹟

洋玉蘭  

(洋玉蘭   攝於台南開元寺)

洋玉蘭  

(洋玉蘭  攝於成大醫學院)

洋玉蘭  

(洋玉蘭  攝於台南開元寺)

洋玉蘭  

(洋玉蘭  攝於台南開元寺)

洋玉蘭  

(洋玉蘭  攝於台南開元寺)

 

曾經聽過一位師父說的故事:台南古剎開元寺,曾有一段時間,

頗為破舊。當家住持期望台南一位富紳幫助修復,富紳答說:

你如果有辦法讓荷花長在樹上,我就可以出錢幫你修廟。

荷花怎麼可能長樹上?住持深覺苦惱。這時一位常來寺院的流浪漢,

為了感謝住持的照顧,對住持說:別煩惱了,這件事,我有辦法。

 

流浪漢去弄了一棵洋玉蘭,送給開元寺。不久開出潔白美麗的花朵,

咦!真是荷花長在樹上哩!這一來富紳沒話說了,立刻拿出大把鈔票,

幫助開元寺整修得美輪美奐。這種洋玉蘭,也可以稱作“荷花玉蘭”。

它是木蘭科木蘭屬的樹木,原產美國東南部,所以稱作“洋玉蘭”,

它既像荷花,又有清新的芳香,成了寺廟裡重要的庭園景觀樹木。

 

另一個洋玉蘭的感人故事:美國第七任總統傑克遜剛贏得選戰,

他的愛妻卻不幸逝世。傷心的傑克遜去華盛頓就任總統職位時,

為了紀念愛妻,從家鄉帶了兩棵洋玉蘭幼苗,種在白宮南柱廊前兩邊,

那是他愛妻最喜歡的樹木。傑克遜也未曾再婚。現行二十元美鈔的正面

是傑克遜,背面就是白宮以及他紀念愛妻手植的兩棵洋玉蘭。

 

 

文章標籤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May 24 Sat 2014 09:23
  • 龍柏

龍柏  欣賞它的美,就別管什麼勞什子的風水

龍柏  

(龍柏  攝於德南國小)

龍柏  

(龍柏  攝於清華大學梅園)

龍柏  

(龍柏老幹像有黑龍盤踞  攝於成大成功校區)

龍柏  

(龍柏的針狀葉與鱗狀葉並存,這是圓柏類的特徵  攝於七股頂山)

  

龍柏是廣受歡迎的庭園景觀樹木,尖塔狀的樹形,相當優美,

尤其步道兩邊排成兩列且照顧良好的龍柏,相當壯觀,氣勢非凡。

民間有許多龍柏與風水的說法,說是怎樣種可以讓人升官發財,

如果被偷砍或被颱風吹倒就會怎樣倒霉,這些說法實在破壞龍柏的美感,

相信風水的人最好別種龍柏,免得升官發財不成,還惹來一身腥。

 

龍柏是圓柏的園藝變種,圓柏的學名是 Juniperus chinensis 

意思就是“中國圓柏”,它的變種很多,較著名的除了龍柏,還有圓柏、

銀柏、偃柏、真柏、清水圓柏等等,都是中日兩國優良的庭園景觀樹木。

但是要注意,台灣高山著名的玉山圓柏,卻是同屬不同種,

這個屬名 Juniperus ,中文可以稱為柏屬、圓柏屬或刺柏屬。

 

資料上說龍柏“枝條呈旋捲性,向上盤曲,似盤龍柱”,故稱龍柏。

這可能需要一點想像力,但是它的老幹確實很像黑龍盤踞。

龍柏老幹常被砍去製成種種雕塑品,例如花瓶、聚寶盆、元寶、文昌筆。

許多社區、學校、公園或寺廟、墓園的龍柏老樹,常成了盜採的對象。

咦!想考狀元,自己用功點吧!守護龍柏老樹,向胡扯的文昌筆說不!

  

 

文章標籤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勃勒  金箔滿樹,讓阿伯真快樂

阿勃勒  

(阿勃勒   攝於德南國小)

阿勃勒  

(阿勃勒的花  攝於成大成功校區)

阿勃勒  

(阿勃勒的果實  攝於德南國小)

阿勃勒  

(阿勃勒的新花與舊果   攝於成大醫學院)

 

阿勃勒是豆科蘇木亞科決明屬的喬木,原產南亞各國,是泰國的國花,

1645引入台灣。花季時滿樹金黃,很受民眾歡迎,成了公園路樹的最愛。

台南市政府每年五月中至六月中都會辦“阿勃勒花季”的活動,

台南大學有“阿勃勒節”,用各種音樂會來慶祝“黃金雨”的到來。

“黃金雨”就是來自它的英文名稱 Golden shower tree,來到樹下倍覺傳神。

 

阿勃勒是落葉或半落葉喬木,花季開始時,常在葉子不多的狀況下突然盛開。

它的花是下垂狀的總狀花序,樹越大花就越多,常形成壯觀的花海。

當花季結束之後,綠色長長的果實結滿一樹,有說像棍棒,有說像豬腸。

果實會一直掛在樹上,直到成熟時由綠變黑。花季來時,常會黃花黑果並存。

因此,辨認阿勃勒並不難,有花看花,沒花看果,通常不會認錯。

 

為什麼叫“阿勃勒”?有個很會“腦筋急轉彎”的朋友說:

滿樹滿地的金箔讓阿伯很快樂,所以叫“阿伯樂”。但是“阿伯樂”太俗了,

所以換個有學問的名稱,叫做“阿勃勒”。咦!這個說法真傳神,

比任何的考證都好。但是,滿地的金箔會讓負責掃地的阿伯不太快樂,怎麼辦?

拜託主管先生:除非馬路上怕機車滑倒,否則黃金鋪地,不是好美好美嗎?

 

 

 

 

文章標籤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May 11 Sun 2014 09:51
  • 樟樹

樟樹  樟腦曾經是台灣經濟的重要支柱

樟樹  

(德南國小的小小一棵樟樹)

樟樹  

(善化糖廠的百年大樟樹)

 

樟樹是樟科樟屬(或稱肉桂屬)的高大喬木,曾經是台灣經濟的重要支柱,

跟甘蔗、茶葉統稱“台灣三寶”,原因是樟樹的樹幹、樹根可以熬出樟腦。

本來只是作為中藥使用,在1890年代,合成塑膠賽璐珞以樟腦為原料,

可以製成底片膠捲;再加上無煙火藥需要樟腦來提高爆炸威力,

於是“採樟熬腦”大發利市,日治時期台灣樟腦曾經佔有世界產量的70%。

 

樟樹是台灣原生樹種,本來遍布台灣中低海拔山坡地,

日治初期的1896年,日本人調查其材積可達2164立方公尺,

經過無情的砍伐,到1918年只剩900萬立方公尺;光復後的1948年,

據說只剩下220萬立方公尺。越老越大的樟樹提煉的樟腦越多,

百年樟樹也就所剩不多。現存最大的樟樹應是信義鄉神木村的樟公神木。

 

光復後因為樟腦被化學製品取代,採樟熬腦逐漸式微,

樟樹的功用主要就變成了行道樹,相當優良的本土種行道樹,

除了開花不太漂亮之外,比任何外來的樹木都好,沒蟲害,可防止空污。

樟樹有些不同的品種,例如本樟、芳樟、油樟、陰陽樟,

但牛樟卻是同屬不同種,葉子較大較寬,不宜簡稱樟樹。 

 

 

文章標籤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y 09 Fri 2014 08:25
  • 苦楝

苦楝  用花來呼喚春天,用果來招引群鳥

苦楝  

(德南國小內的一棵小小苦楝樹)

苦楝  

(台南知事官邸前的苦楝樹呼喚春天)

苦楝  

(苦楝的花  攝於成大光復校區)

苦楝  

(滿樹金玲   攝於台南知事官邸前)

苦楝  

(白頭翁的最愛)

苦楝 vs. 台灣欒樹  

(台灣欒樹 vs. 苦楝  葉子的比較)

 

苦楝雖然不是台灣的特有種,卻是道地的台灣原生種,

是許許多多台灣住民共同的鄉愁,看到它就會想起家鄉那棵高大的苦楝。

春天滿樹淡紫色的小花,散發著淡淡的芳香,像是呼喚著春天的到來。

夏天濃密的樹葉,讓鄉民們在樹下談天、遊玩;秋天漸漸落葉、果實變黃。

冬天樹葉落盡,滿樹盡是金黃光亮陶瓷般的小鈴鐺,跟鳥兒相映成趣。

 

說起“陶瓷般的小鈴鐺”,正是苦楝英文名 chinaberry 的寫照。

可別稱作“中國莓”。但是要說它是“金鈴子”,確實也很傳神。

苦楝也稱苦苓。摘一根小枝條稍微嘗一下,就知道它名不虛傳,

可別吃下去了,苦楝油是天然有機殺蟲劑!可是它的果實卻是鳥兒的最愛。

愛賞鳥的人士只要守住一棵結果的苦楝,一定可以滿心歡喜。

 

那個“苦”字或是那個“可憐”的諧音,讓某些人有些排斥。

會去種苦楝的人可能不多,無論公園校園或野外,大多數是自然生長的。

它的生命力強勁,只要不被移除,就有可能長成大樹,為生物多樣性盡力。

它的樹葉很像台灣欒樹,難怪欒樹被稱作“苦楝舅”。要區別也不難:

苦楝是奇數羽狀複葉,欒樹則是偶數羽狀複葉,欒樹的複葉端像個開叉。

 

文章標籤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May 05 Mon 2014 08:26
  • 木棉

木棉  斑芝花、攀枝花,都是木棉花

木棉  

(長瘤刺的是木棉樹幹  攝於德南國小)

木棉  

(台南市東豐路的木棉花道)

木棉  

(木棉花  攝於台南市東豐路)

木棉  

(木棉果  攝於成大成功校區)

木棉  

(木棉棉絮  攝於成大成功校區)

斑芝花坑  

(台南東山斑芝花坑部落)

 

台南市東山區有一個小部落斑芝花坑,在東山往東原的路上;

還有另一個較大的部落吉貝耍,也叫東河,在東山往尖山埤的路上。

其實,“斑芝花”與“吉貝”指的都是木棉,木棉科木棉屬的大喬木。

學名 Bombax ceiba ,斑芝與吉貝這兩個名稱可能跟這個學名有關。 

大陸四川南部有個鋼鐵城攀枝花市,“攀枝花”就是台灣人說的斑芝花。

 

Ceiba 這個名稱也可以是一種“屬名”,指的是“吉貝屬”的喬木,

也就是開白花、超高大的吉貝木棉。所以嘛,“木棉”也稱“吉貝”,

但“吉貝木棉”卻是另有所指。木棉與吉貝木棉都屬木棉科。

木棉科常見的還有猢猻木屬的猢猻木、美人樹屬的美人樹,都是引進種。

木棉原產印度、東南亞,可能是早期移民引進的,在台灣已算馴化種了。

 

木棉是四季分明的大樹,夏天綠葉繁茂,秋天開始掉葉,冬天變禿,

到了春天,在禿枝上綻放滿樹紅花,在成排的木棉道上,相當美麗壯觀。

五月初紅花謝後 ,果實成長、爆裂,白色的棉絮攜帶著種子四處飛舞,

美則美矣,可惜會讓街坊鄰居不堪其擾,棉絮粘附紗窗陽台衣服上,

甚至有人抱怨會得氣喘。種木棉當行道樹的地方政府大概都有得傷腦筋。 

文章標籤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