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2113.JPG

李鴻源後悔興建集集攔河堰

近日讀李鴻源先生兩本書,看到他對集集攔河堰議題的感慨,值得記下來。

在《記那些波光與映像——李鴻源人生隨筆》自序中,他很沉痛地說:『做為一個工程師,我是理論和理念的實踐者。但三十年過去,我卻看到在我手上完成,曾經引以為傲的水利工程,隨著時空環境的改變,反而成為扼殺河川生機的殺手;為了追求經濟的高速成長,我們歌頌人類打敗大自然的偉大,如今開始承受始料未及的後果。』

他說的是濁水溪上的集集攔河堰。在《台灣如何成為一流國家》書中,他有比較詳細的說明。1997-98他擔任台灣省水利處長,『還記得當年我們多驕傲,經營之神王永慶為此表揚水利處。他說,從沒看過一個政府單位,行政效率會超過台塑企業。我是水利處長,這番話聽在耳裡,志得意滿自是不在話下。但是,當物換星移、事過境遷,集集攔河堰供水將近二十年,帶來的後患卻是我們當初無法想像。』他講了許多『無法想像』的後果,例如上游淤積、下游乾涸造成風吹沙,『濁水溪的河相、河川平衡和生態系統全都遭到破壞』,更多的是六輕及其填海造陸造成的惡果,這裡不再贅述。

很佩服水利界人士能有這樣的反省。所謂『解鈴還需繫鈴人』,也許李鴻源先生可以站出來呼應環運人士的呼籲:拆除集集攔河堰。至少,拆除堰壩及其相關配套措施的規劃應該開始了。

IMG_0002 (2).JPG

IMG_0002.JPG

 

 

文章標籤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6988.JPG

25億元的玉峰堰工業用水專管荒唐工程應該停了

——行政院應立即撤銷『台南山上淨水場供水系統改善工程計畫』

 

201886日在行政院長賴清德主導下,核定所謂『台南市山上淨水場供水系統改善工程計畫』,總工程費25億元,包括山上淨水場改善工程9億元,由山上淨水場到南科的送水管工程16億元。工程費中5億元先由前瞻計畫編列,其餘另循預算程序辦理,工程由水公司負責。這個工程實際上就是『玉峰堰工業用水專管工程』的新包裝,其唯一目的就是意圖藉由工業用水專管,將玉峰堰的民生用水標的改變為工業用水,以便解編『曾文溪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

 

我們認為這項工程荒唐透頂,理由有四:

 

  • 如果不是為了解編曾文溪自來水保護區,根本不需要玉峰堰工業用水專管

  1.台南地區供水已成一大系統,並可與嘉義、高雄互相支援,不需要玉峰堰工業用水專管。

  2.南科用水規劃相當完整,根本不需要玉峰堰工業用水專管。

  3.玉峰堰川流水應是常態優先供水,不應該是『備援用水』。

    規劃單位非常清楚在正常狀況下,玉峰堰工業用水專管根本沒有效益可言。在2017年3月南水局出刊的研究報告已有詳盡的論列。當時認為益本比僅有0.31,不值得興建。但在賴清德當上行政院長後重新提出的評估報告,卻掰出所謂『備援用水』作為效益所在,將益本比提高到2.62為了這個『備援』不惜花費25億。事實上,玉峰堰只是抬高水位的攔河堰,並沒有蓄水的作用。如果真的發生南科三管齊斷,玉峰堰也不可能提供緊急用水。一般來說,像玉峰堰這樣的攔河堰,除非濁度太高,否則在正常狀態下,都是優先取水,以便增加其他水庫蓄水,完全沒有拿攔河堰當備援供水的道理。

 

二、完工後保護區解編,玉峰堰水質不保,工業用水專管只能宣告報廢

    只要保護區解編,污染性工廠、養豬場、廢棄物掩埋場就會光明正大進入,曾文溪就無法避免嚴重污染,山上淨水場就不可能繼續營運,花了25億搞出來的淨水設施與專管就會宣告報廢。南科不比高雄臨海工業區,臨海工業區可以用鳳山水庫的髒水當工業用水,南科是高科技工業,要求的水質甚至比一般飲用水還高(這就是現狀山上場清水還要再經潭頂場二次處理的道理),根本不可能接受一條污水專管送去南科。

 

三、『玉峰堰工業用水專管』議題從一開始就是以解編曾文溪保護區為目的

  所謂『玉峰堰工業用水專管』從2003年首度由台南縣政府提出以來,一直都是以『解編曾文溪水質水量保護區』為唯一的目的。水利署辯稱『玉峰堰專管計畫是穩定台南地區民生及產業重要供水配套,與解不解編保護區無絕對關係,外界無須將二者畫上等號』。真是好一個『無絕對關係』!那就是『有相對關係』囉!前面我們已經論證,如果不是為了解編保護區,根本不需要工業用水專管。花25億向子孫借來的特別預算卻只為了搶奪子孫的水資源,這是什麼樣的惡毒政策!

 

四、我們關切的核心關鍵在保護曾文溪流域的好山好水

賴院長是台南市長出身的政治領袖,這樣的領袖人物不能沒有為台灣保育國土的眼光。在這個『玉峰堰工業用水專管』的案子中,我們最關切的核心議題是曾文溪的保育。賴院長應該很清楚知道,台南的河川只有一條曾文溪沒有嚴重污染,其他急水溪、將軍溪、鹽水溪、二仁溪,都已遭受嚴重污染。曾文溪流域能保有今天的好山好水,主要就是玉峰堰以上劃入水質水量保護區。這是台南子孫的共同財富,任何人無權破壞!現在賴院長已經卸任,我們鄭重要求蘇院長與經濟部水利署儘速把這個荒唐的工程停下來。

 

 

玉峰堰工業用水專管議題大事記

☆以工業用水專管達成保護區解編,本來就是賴市長的政見

2013,2,21   賴清德市長於南化淨水場召開「大台南水源調度及穩定供需方案」,會中討論玉峰堰將由民生用水改為工業用水,以期保護區逐步解編。

2013,6,17   台南市政府函復市議員王峻潭質詢,表示為達成曾文溪水質水量保護區解編之目標,業已提送「玉峰堰用水調整為工

 

 

    業用水標的之工業專管」計畫報請水利署審議。

 

☆水利署不理會賴市長,卻把功勞做給李全教

2014,5,13  水利署新聞稿表示並無設置玉峰堰工業用水專管計畫,亦無解除水質水量保護區之規劃

2015,9,4   經濟部修正『水質水量保護區劃定、變更及廢止作業要點』,增列『自來水供水標的非供家用及公共給水者』得申請廢止該水質水量保護區

2015,10,19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通過決議(三十九)查台南市曾文溪玉峰堰每日供水4.5萬噸,因為水質較不穩定,目前經由山上淨水場第一次處理後,需再送潭頂淨水場進行第二次淨水處理,方可供應民生及工業使用。若可以只經由山上淨水場處理後,直接透過新建專有管線送到工業區廠商使用,不僅可提升民眾飲用水品質外,潭頂淨水場亦可增加每日4.5萬噸處理能力,對於目前臺南地區轄內淨水場處理能力不足,可以立即有效改善。建請經濟部檢討推動,以確保民眾飲用水安全,並提升供水穩定。提案人:黃昭順 翁重鈞 李貴敏

2015,10,25 台南市議會議長李全教在玉峰堰舉行記者會,宣稱玉峰堰改供工業,保護區土地可望解編

 

☆李全教玩完了,南水局也說益本比僅0.31太低不可行

2016,8,30 李全教因賄選案喪失議長、議員資格

2017,3  南水局正式刊印『玉峰堰水源運用檢討及工業用水專管細部計畫可行性研究報告』(黎明工程顧問公司執行)結論:本計畫研提樹谷工業用水專管及南科工業用水專管兩策略,經評估兩策略益本比(0.330.31)偏低,且原水成本均高於園區廠商購水成本,建議目前可先採零策略(維持現狀)因應。

 

☆賴市長高升為賴院長,南水局重做報告,益本比由0.31重估為2.62

2017,9,8  賴清德就任行政院長

2018,5  南水局改提『玉峰堰工業用水專管必要性評估報告』(黎明工程顧問公司執行),假設未來可能發生天災地震導致南科供水系統損壞或再生水源異常無法供水時,玉峰堰工業用水專管就可以及時發揮『備援及調度』穩定產業供水的功能,降低產業園區產值損失,並據此算出益本比達2.62,具經濟可行性,建議持續推動。但因本計畫財務淨現值為負值且自償能力不足,故建議所需經費編列中央特別預算支應辦理。

2018,8,6  行政院核定『台南山上淨水場供水系統改善工程計畫』:

      1.山上淨水場改善工程:包括新建清水混合池及新建可處理達飲用水標準之每日5萬噸處理設施。總工程費9億元。

      2.送水管工程:由山上淨水場至南科園區規劃埋設長約13.5公里輸水管,輸水能力每日10萬噸,南化淨水場清水亦可利用此新設管線。總工程費16億元。

      以上工程費總計25億元,其中5億元納入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特別預算編列支應,其餘另循預算程序辦理。辦理方式以投資水公司辦理,工程由水公司負責辦理。(益本比客氣地降低為1.26

IMG_0100.JPG

(2017/3/19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荒野保護協會與主婦聯盟消費合作社在玉峰堰舉辦“守護曾文溪玉峰堰”活動)

 

IMG_0235.JPG

(2017/9/10 荒野保護協會全國年會在玉峰堰台南水道舉辦“珍惜水資源守護我們的家園”大型活動)

 

 

 

 

 

 

 

文章標籤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0103.JPG

朱鎔堅、朱鎔基兩岸一家親

很久以前就聽說朱鎔基有個哥哥台灣。近日讀黃金山先生回憶錄『全力以赴——水利生涯60年』,裡面幾次提到『朱鎔堅』這個名字,引起我的好奇,於是上網搜尋一番,查證的結果大致是:

朱鎔堅、朱鎔基是湖南長沙人。朱鎔堅的爸爸與朱鎔基的爸爸是親兄弟,而他們兩位的媽媽則是親姐妹。

朱鎔堅1934年上海交大土木工程學院畢業。來台後主持阿公店水庫興建工程,1953年完工。其後負責鹽水溪堤防新建工程,1962年完工,當年榮獲土木工程學會獎章。19667月曾文水庫建設委員會及曾文水庫工程局成立,劉方燁任局長,朱鎔堅為副局長。完工後19741月曾文水庫管理局正式營運,朱鎔堅擔任第一任局長,直到19775月退休。1998年在美國慶祝90大壽暨婚慶60週年,朱鎔基為他題辭『金石不渝 百歲可期』。

IMG_0003.JPG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0313.JPG

賴清德院長還要不要曾文溪?

荒唐怪異的所謂『台南山上淨水場供水系統改善工程計畫』

張讚合

 

賴清德院長的決策

10786日,行政院核定一項『台南山上淨水場供水系統改善工程計畫』,內容主要是:

1.山上淨水場改善工程:包括新建清水混合池及新建可處理達飲用水標準之每日5萬噸處理設施。總工程費9億元。

2.送水管工程:由山上淨水場至南科園區規劃埋設長約13.5公里輸水管,輸水能力每日10萬噸,南化淨水場清水亦可利用此新設管線。總工程費16億元。

以上工程費總計25億元,其中5億元納入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特別預算編列支應,其餘另循預算程序辦理。辦理方式以投資水公司辦理,工程由水公司負責辦理。

    這是一個非常荒唐怪異的工程計畫。說它荒唐,因為如果不是為了解編曾文溪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根本不需要這個工程;說它怪異,因為如果工程完成導致保護區解編,這個工程就勢必淪為廢墟。

 

104年立法院為李全教作的決議

從這項工程的近因談起。

1041019日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通過一項國民黨立委黃昭順、翁重鈞、李貴敏提案的決議:查台南市曾文溪玉峰堰每日供水4.5萬噸,因為水質較不穩定,目前經由山上淨水場第一次處理後,需再送潭頂淨水場進行第二次淨水處理,方可供應民生及工業使用。若可以只經由山上淨水場處理後,直接透過新建專有管線送到工業區廠商使用,不僅可提升民眾飲用水品質外,潭頂淨水場亦可增加每日4.5萬噸處理能力,對於目前臺南地區轄內淨水場處理能力不足,可以立即有效改善。建請經濟部檢討推動,以確保民眾飲用水安全,並提升供水穩定。』

決議通過後,當時台南市議會議長李全教隨即在玉峰堰召開記者會,表示在他的極力爭取下,獲得重大突破,等到玉峰堰全部改為工業用水並完成接管後,自來水保護區就可望全部解編。當時經濟部次長兼水利署長楊偉甫也表示將著手進行規劃,當管路鋪設完成不再具有民生用水功能後,水源保護區就自然解編。

 

南水局委託研究主張維持現狀

在水利署指示下,南區水資源局隨即在1053月委託黎明工程顧問公司開始進行規劃。經過一整年的規劃,1062月完成期末審查。依照南水局於1063月刊印的『玉峰堰水源運用檢討及工業用水專管細部計畫可行性研究報告』(黎明工程顧問公司執行),得到的結論是:本計畫研提樹谷工業用水專管及南科工業用水專管兩策略,經評估兩策略益本比(0.330.31)偏低,且原水成本均高於園區廠商購水成本,建議目前可先採零策略(維持現狀)因應,惟工業用水專管可提供工業園區專供專用水源,若未來園區內需水量逐日增加,工業用水專管策略亦可供參。簡單說,玉峰堰工業用水專管目前沒必要,等將來再說。

 

賴清德就任行政院長後急轉直下

10698日賴清德從台南市長北上就任行政院長,整個情勢急轉直下。

1075月,南水局突然改提了一份『玉峰堰工業用水專管必要性評估報告』(黎明工程顧問公司執行),假設未來可能發生天災地震導致南科供水系統損壞或再生水源異常無法供水時,玉峰堰工業用水專管就可以及時發揮『備援及調度』穩定產業供水的功能,降低產業園區產值損失,並據此算出益本比達2.62,具經濟可行性,建議持續推動。但因本計畫財務淨現值為負值且自償能力不足,故建議所需經費編列中央預算支應辦理。

同樣一個南水局,委託同樣一個黎明工程顧問公司,竟然只因賴清德當上了行政院長,就可以讓所謂的『益本比』從0.31變成2.62,從『維持現狀』變成『持續推動』。201886日行政院核定的『台南山上淨水場供水系統改善工程計畫』,基本上就是這個『玉峰堰工業用水專管必要性評估報告』的簡要版。但是它把主題從『工業用水專管』改換成『山上淨水場供水系統』,同時也不再使用『工業用水專管』名稱,改成『送水管線』,避免『工業用水專管』名稱引起的敏感議題。但是實際上這個『送水管線』既然只送進南科,本質上當然無異於『工業用水專管』

 

『玉峰堰工業用水專管』本來就是以解編曾文溪保護區為目的

水利署辯稱『玉峰堰專管計畫是穩定台南地區民生及產業重要供水配套,與解不解編保護區無絕對關係,外界無須將二者畫上等號』。真是好一個『無絕對關係』!那就是『有相對關係』囉!我們只要略加了解『工業用水專管』議題的來龍去脈,就可以看出『玉峰堰工業用水專管』議題從來都是以『解編曾文溪保護區』為唯一的目的。

所謂『玉峰堰工業用水專管』最早是92年首度由台南縣政府提出來的,水公司也曾配合台南縣政府作了一些規劃,但都因可行性太低無疾而終。102221日,台南市長賴清德在南化淨水場召開「大台南水源調度及穩定供需方案」,會中討論玉峰堰將由民生用水改為工業用水,以期保護區逐步解編。同年617日,台南市政府函復市議員王峻潭質詢時,表示為達成曾文溪水質水量保護區解編之目標,業已提送「玉峰堰用水調整為工業用水標的之工業專管」計畫報請水利署審議。但是水利署似乎不太配合賴清德市長的提議,103513日,水利署還特地發布新聞稿,表示並無設置『工業用水專管』而將玉峰堰水源改為工業用水之計畫,亦無解除水質水量保護區之規劃。

由此可見,設置玉峰堰工業用水專管、將曾文溪水質水量保護區解編,本來就是賴清德作為台南市長的重要目標。1041019日李全教策動國民黨立法委員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通過的決議,只是李全教在『搶功』而已。當時中央政府還是國民黨執政,水利署不理會賴清德,卻做足面子給李全教。可惜李全教並沒有討到好處,1055月民進黨贏得中央政府執政權,10698日賴市長變成了賴院長,不必再『報請水利署審議』,可以直接要求水利署推翻以前所做的決策,推動玉峰堰工業用水專管,這就是10786日行政院核定的『山上淨水場供水系統改善工程計畫』。我可以做這樣的推測:水利署也深知水源保護區解編是非同小可的大事,因此盡量把它講成是『穩定台南地區民生及產業供水重要供水配套,與解不解編保護區無絕對關係,外界無須將二者畫上等號。』

 

如果不是為了解編曾文溪保護區,根本不需要玉峰堰工業用水專管

    台南地區供水已成一大系統,並可與嘉義、高雄互相支援,不需要玉峰堰工業用水專管。這在1063月南水局刊印的『可行性評估報告』或1075月另提的『必要性評估報告』,其實都已經有很好的說明。我們很佩服水利署南水局與自來水公司在這方面所做的努力。我還要特別強調:1063月水利署提交行政院核定的『台灣南部水資源經理基本計畫』,無論是到109年的中程計畫,或是120年的長程計畫,都完全沒有玉峰堰工業用水專管這一回事。

    南科用水規劃也相當完整,根本不需要玉峰堰工業用水專管。就這一點來說,我們也很佩服南科管理局的深思熟慮,在前述『可行性評估報告』與『必要性評估報告』也都有詳細的論列。我也還要特別強調:南科提出的任何一份用水計畫書都不存在所謂的玉峰堰工業用水專管這一回事。

    因此,前述1041019日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決議所提出的理由,根本就不存在,就算真能為潭頂淨水場騰出每天4.5萬噸處理能力,也不值得花25億元去做。而這也就是1063月『可行性研究評估報告』主張『零策略(維持現狀)』的原因。

 

硬掰出來的所謂『備援及調度』

    規劃單位非常清楚在正常狀況下,玉峰堰工業用水專管根本沒有效益可言,因此掰出『備援』作為效益所在,並且為了這個『備援』不惜花費25億元。備援的論述是:南科到115年用水將成長至每日32.5萬噸,其中8.3萬噸由再生水供應。未來如果發生天災地震,造成供水系統損壞或再生水源異常,南科將會損失慘重。假設在未來50年內,遭遇2次天然災害致既有管路災害損壞,這時就可以由玉峰堰的工業用水專管來備援供水;再生水異常時也可由此管線備援供水。本來1075月南水局委託黎明工程顧問公司所作的『玉峰堰工業用水專管必要性評估報告』據此算出的『益本比』是2.62 10786日行政院核定的『台南山上淨水場供水系統改善計畫』大概也感覺那個數字太誇張了,雖然用同樣的推理,卻把益本比客氣地降低為1.26。喔!同樣『具經濟可行性』。

   這個近乎天才的計算方式,我們凡夫不容易理解:首先也許是,如果南科本來的供水系統因天災地震都壞了,不明白玉峰堰這條13.5公里的專管怎樣能獨活?但是真正的問題是:玉峰堰只是抬高水位的攔河堰,並沒有蓄水的作用。如果真的發生南科三管齊斷,玉峰堰也不可能提供緊急用水。一般來說,像玉峰堰這樣的攔河堰,除非濁度太高,否則在正常狀態下,都是優先取水,以便增加其他水庫蓄水,完全沒有拿攔河堰當備援供水的道理。

 

保護區解編後水質不保,山上淨水場及其專管都只能宣告報廢

    前面說過,無論稱作『工業用水專管』或『送水管線』,既然僅以南科作為對象,本質並未改變,仍然還是以解編保護區為目的。只要保護區解編,污染性工廠、養豬場、廢棄物掩埋場就會光明正大進入,曾文溪就無法避免嚴重污染,山上淨水場就不可能繼續營運,花了25億搞出來的淨水設施與專管就會宣告報廢。南科不比高雄臨海工業區,臨海工業區可以用鳳山水庫的污水當工業用水,南科是高科技工業,要求的水質甚至比一般飲用水還高(這就是現狀山上場清水還要再經潭頂場二次處理的道理),根本不可能接受一條污水專管送去南科。

由於水質不保導致淨水場變成廢墟,在台南就有現成的例子,這就是新營淨水場。由於急水溪嚴重污染,導致新營淨水場無法取水。2001年民進黨執政後,不圖挽救急水溪的污染,反而乾脆把整個『急水溪水系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解編掉,新營淨水場也就整個變成了廢墟。保護區的解編引來廢棄物掩埋場設置,由此開啟長達十年的東山鄉嶺南村反永揚掩埋場的抗爭運動。

 

我們關切的核心價值在保護曾文溪的『水清之德』

在這個『玉峰堰工業用水專管』的案件中,我們最關切的核心價值是曾文溪的保育。賴院長是台南市長出身的政治領袖,應該很清楚知道,台南的河川只有一條曾文溪沒有嚴重污染,其他急水溪、將軍溪、鹽水溪、二仁溪,都已遭受嚴重污染。曾文溪能有今天的『水清之德』,主要就是玉峰堰以上劃入水質水量保護區。這是台南子孫的共同財富,任何人無權破壞!當賴院長還是一位地方政客時,基於選舉利益要求解編保護區也許還情有可原,但是當他成了這個國家的領導人時,卻不能沒有國土保育的見識。花25億向子孫借來的特別預算,卻只為了搶奪子孫的水資源,這是什麼樣的政策!把乾淨的曾文溪留給子孫,絕對不應該向子孫借債來污染曾文溪。

 

懇請賴清德院長立即撤消這項荒唐怪異的工程計畫!

 

 

 

玉峰堰與山上淨水場小檔案

玉峰攔河堰在台南市山上區與大內區之間的曾文溪主流上,是橡皮壩的小型攔河堰。山上淨水場在玉峰堰南邊,從玉峰堰取水,處理後再送往潭頂淨水場。山上淨水場原是日治時期1922年完工的『台南水道』,當時的建築已被指定為國定古蹟。民國52年淨水場擴建,72年政府公告『曾文溪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包括取水口以上至曾文水庫大壩以下曾文溪全流域。88年玉峰堰完工。請注意:先有淨水場,再劃保護區,玉峰堰只是抬高水位方便取水。

IMG_6624.JPG

(潭頂淨水場)

 

IMG_0317.JPG

(山上淨水場取水口)

IMG_6999.JPG

(山上淨水場)

文章標籤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0085.JPG

曹公圳基本資料

(2018/5/31整理)

 

△高雄農田水利會轄下三大灌溉區:曹公、旗山與岡山

曹公區灌溉水源以高屏溪為最主。
 岡山區灌溉水源以二仁溪及阿公店水庫為主。
 旗山區灌溉水源以荖濃溪為主,旗山溪居次,排水則以旗山溪為首。

 

△曹公圳始建於1837年(道光17年),由當時鳳山縣知縣曹瑾主導興建,是清代台灣唯一官設大型水利工程。

 

△現在的曹公圳灌溉系統包括三條主幹:

  中:曹公舊圳  1838年曹瑾任內完成。曹公圳名稱係當時台灣知府熊一本命名。灌溉面積3,150甲。

  北:曹公新圳  1844年曹瑾北上任淡水廳同知後捐款續建完成。灌溉面積2,033甲。

  南:大寮圳與林園圳,1933年完工,灌溉面積1,850甲。

 

△曹公祠:1860年設,位於鳳山火車站前曹公路,其對面即曹公國小。

 

△曹公圳灌區最高記錄有13,00餘公頃,目前還有6,000餘公頃。

 

△曹公圳提供的水源

湖泊:澄清湖、蓮池潭、金獅湖、七番埤、黃埔湖(總舍埤);

濕地:洲仔濕地、半屏湖濕地、內惟埤濕地;

溪河:愛河、鳳山溪(下游為前鎮河)、後勁溪等溪河的母河

 

△曹公圳·進水口

  曹公圳舊圳頭:五孔涵

            2004年公告為市定歷史建築

    登錄理由:

1.為台灣僅存二大古圳(八堡圳、曹公圳)之一

                      2.尚保存清朝及日治時代增建的水門

                      3.清朝時期所立二塊石碑仍保存完整

  曹公圳抽水站:

    據說是東亞最大水利抽水站

    雙吸渦流型口徑800毫米4台

        軸流型口徑1,200毫米5台

IMG_0073 (1).JPG

(鳳山火車站前的曹公祠)

 

IMG_0080 (1).JPG

(鳳山市區內的曹公圳)

 

IMG_0084.JPG

(高雄農田水利會曹公圳抽水站)

 

IMG_0087.JPG

(曹公圳抽水站旁的自來水公司澄清湖給水廠第一取水站)

 

IMG_0093.JPG

(曹公圳舊圳頭上的曹公圳碑與重修曹公圳碑)

 

IMG_0098.JPG

(荒野台南分會夥伴尋訪曹公圳合照)

 

IMG_0139.JPG

(曹公圳攔河堰)

 

IMG_0156.JPG

(曹公圳攔河堰)

 

IMG_0165.JPG

(曹公圳攔河堰)

 

IMG_0174.JPG

(高雄農田水利會曹公圳抽水站)

文章標籤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0022.JPG

高屏溪攔河堰基本資料

2018/5/29整理)

☆功能:供應家用及公共給水、工業用水等用水標的使用。

☆管理機關: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

☆位置:高雄市大樹區附近

☆主要設施:

  1. 混凝土固定堰:長674公尺。

  2. 活動堰

    排洪道:左側橡皮壩6座,全寬度216公尺

    排砂道:右側橡皮壩2座,全寬度70公尺

    活動堰之操作,優先倒伏右側之排砂道,然後必要時陸續倒伏由右至左之排洪道,起立時反向操作,由左至右起立。

  3. 魚道

  4. 取出水工

    放水路制水閘門

    取水路制水閘門

    側槽取水口制水閘門

    擋泥攔污閘門

  5. 沉砂池

  6. 固床工

☆引水運用運轉:

  攔取高屏溪水源並與南化水庫聯合運用供應各標的用水。

  以橡皮壩充氣抬高水位後取水,於沉砂池後方之原水由自來水公司抽水運用。

水量之調配營運以本水庫及其下游各用水計畫日需水量為基準。

引用水源泥沙濁度超過12,000NTU 時,原則上不取水。

☆防洪運轉:

  水位標高16.4公尺以上時,活動堰依規定倒伏。

 

☆高屏溪攔河堰大事記

1913  竹子寮抽水站(打狗水道唧筒室)完工(打狗水道還包括坪頂淨水場、打狗山配水池)

1952  澄清湖水庫完工(水源來自曹公圳)

1984  鳳山水庫完工(在小港,水源來自東港溪攔河堰)

1994,3  南化水庫完工

1994,4  美濃愛鄉協進會成立(鍾鐵民)

1994,10  高屏溪攔河堰開工

1999,6 甲仙南化越域引水完工

1999,10 高屏堰興建完成

2000,6  高屏堰開始營運

2003,4  行政院核定曾文越域引水工程計畫(預定2012完成)

2004,2  南化高屏聯通管完成

2009,8  莫拉克颱洪(八八水災)

2000,3  陳水扁當選總統,美濃水庫、瑪家水庫確定停建

2002,7  高屏大湖通過環評,但因預算年年遭立院刪除而無法動工

2013,3  高屏大湖重啟環評遭否決

2017,4  曾文南化聯通管工程納入前瞻基礎建設計畫

 

☆高屏溪伏流水運用

高屏溪沿岸由上游至下游既有仍在運作之伏流水取水工程有:

竹寮(設計每日取水量原有10 CMD,新設10CMD)、九曲堂(9CMD)、翁公園(10CMD)及會結(13.5CMD)伏流水取水站等4處,其餘昭明及林園取水站等因水質鹽化已不予取用。

四站平均取水量合計豐水期15.2CMD;枯水期10.3CMD

△高屏堰上游伏流水模場:輻射井及集水暗管兩種各1萬CMD。

△高屏堰上游傍河取用伏流水工程:

105,5 開工,預計107,10 完工,預計汛期高濁度時產出10萬CMD之備援水量

 

☆水源保護

△高屏溪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

  最早是內政部1987年公告的『高屏溪水系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面積3,115平方公里。高屏堰完成後,經濟部2002年重新公告『高屏溪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面積縮編為2,896平方公里,排除在高屏堰下游匯入高屏溪的武洛溪流域219平方公里。由於高屏堰以上的高屏溪流域在2000年以後大舉進行『離牧』政策,屏東的武洛溪流域成了養豬業天堂。

最新的經濟部公告版本是2010/5/28 ,公告面積為2,894.05平方公里,範圍是『高屏溪攔河堰取水口以上全流域棱線以內所涵蓋之地區』。

 

△高屏溪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

  環保署2009/4/1公告。劃設面積175,450公頃,包括『高屏溪流域甲類水體集水區內之國有林班地及各主支流行水區所涵蓋範圍』。簡單說就是高屏溪流域有人住的地方全部排除在外。因此飲用水保護區的範圍只有自來水保護區的60%

 

☆高雄給水廠

 自來水公司第七區管理處高雄給水廠,就在高屏堰管理中心旁邊,可能是全台灣唯一沒有淨水場的給水廠。它的任務是:負責調配高屏溪大樹攔河堰供應的原水,以及南化水庫與攔河堰聯通管路原水輸送操作作業。

 

IMG_0001.JPG

(高屏溪攔河堰管理中心)

IMG_0016.JPG

(進水口)

IMG_0017.JPG

(沉砂池,遠方為自來水公司)

IMG_0021.JPG

(放水路)

 

IMG_0032.JPG

(進水口)

IMG_0036.JPG

(從進水口進來的水在這裡分兩路:右為取水路,通往沉砂池;左為放水路,濁度較高的水放回高屏溪)

IMG_0120.JPG

(高屏溪自來水保護區與飲用水保護區)

IMG_0121.JPG

(高雄給水廠)

文章標籤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0099.JPG

武界壩水庫基本資料

 

☆位置:南投縣仁愛鄉法治村濁水溪上游

☆功能:調蓄水量引注於日月潭水庫利用,以供下游各標的的用水

☆管理機關:台電公司,由大觀發電廠負責營運管理

☆容量

  原設計總容量:1,400萬立方公尺

  現在有效容量:   70萬立方公尺

 

☆簡史

  1919 始建

  1934 啟用

  2006 新武界隧道完工

 

☆主要設施

  △武界壩:混凝土重力式。壩高57.6 公尺,壩長86.5 公尺,壩頂標高773.41 公尺。

  △壩頂溢洪道:閘門控制溢流式,堰頂標高755.23公尺,設弧形閘門6座,每座寬、高各9.09公尺。由右至左依序為第6至第11號閘門。

  △排洪隧道:設於右鞍部,共3條。設排洪閘門5座,每座寬、高各9.09公尺。門檻底標高755.23公尺。

  △武界進水口:設於右岸,進水口底部標高759.17公尺。隧道前設閘門1座,最大出水量為41.13秒立方公尺。武界隧道長13,720公尺。

  △新武界進水口:設於左岸,底部標高759.17公尺,隧道前設閘門一座,最大出水量為41.6秒立方公尺。

  △過河段鋼管放水閘閥:設於新武界隧道過河段拱橋左岸放水閥室。

 

☆常水位標高:764.45公尺

  各種標高相互關係:

  壩頂標高              773.41m(764.32 + 9.09 = 773.41)(閘門高9.09公尺)常水位標高            764.45m

  閘門關閉時頂部標高    764.32m(755.23 + 9.09 =764.32)

  進水口底部標高        759.17m

  溢洪道堰頂標高        755.23m (排洪隧道閘門檻底標高)

  ※該注意的是:進水口底部標高比溢洪道堰頂還高,所以就算堰頂以下全部淤滿,也還是可以靠閘門蓄水與引水。

 

☆新武界隧道與栗栖溪引水工程

包括新武界引水隧道及栗栖溪引水隧道兩大部分。新武界引水隧道工程係自武界壩新建一條引水隧道至下游的日月潭,上游隧道並匯入新建之栗栖溪引水隧道。新武界引水隧道全長13,957公尺,其他設施包括新武界進水口、過河段拱橋及出水口。而栗栖溪引水隧道全長2,439.5公尺,其他設施包括栗棲壩、栗棲壩進水口及栗棲沉砂池,於過河段前匯入新武界引水隧道。整體工程於2006年完工啟用,舊武界引水隧道僅做為調配用引水隧道。

 

☆武界部落:布農族卓社群,為布農族分佈最北的一支

 

IMG_2791.JPG

(武界壩上游,遠距離拍照)

 

IMG_2893.JPG

(武界壩下游)

 

IMG_0192.JPG

(排洪隧道閘門)

 

IMG_0222.JPG

(排洪隧道出口)

 

 

IMG_2849.JPG

(栗栖壩)

 

IMG_0071.JPG

(新武界隧道過河段拱橋)

 

IMG_2783.JPG

(中間小山的左邊是武界大壩,右邊是排洪隧道閘門)

 

IMG_0167.JPG

(高處俯瞰武界水庫)

 

文章標籤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0798.JPG

澄清湖水庫基本資料

 

☆管理機關:台灣自來水公司第七區管理處

☆功能:家用及公共給水、工業用水

☆位置:高雄市鳥松區

☆主要設施:

  1.主壩:土堤壩,壩頂長1000公尺

  2.溢洪道:由閘板上方自由溢流

  3.取水口:位於澄清湖給水廠快濾大樓北側,由直徑0.6公尺管線抽水至給水場

  4.進水工:位於澄清湖高級淨水場北側,由高屏溪攔河堰抽水,設錐形閥於高屏路高屏大橋下,管線由直徑1.8公尺至進水口漸變為直徑1.2公尺。閥門平時全開,於防洪運轉、緊急運轉或維修需要時得關閉,並停止由高屏溪攔河堰抽水。進水口地區與其他地區用鋼板隔開,鋼板兩邊湖面水色顯著不同。

  5.放流口:位於得月樓北側,設提吊式閘門一座

 

☆簡史

  原名『大埤』,本來是小型天然湖泊。

  1850 曹公圳完工後,作為曹公圳支流上的儲水塘,用以調節農田灌溉。

  1942 日治時期由高屏溪抽水,經曹公圳,在鳥松夢裡引入水庫,供應高雄成功路(獅甲)一帶之工業用水。

  1947 成立『高雄工業給水事務所』,向水利會租用,作為工業用水,但某些時段仍得放水入曹公圳作為灌溉用。

  1954 整建完成擋水壩,改名為大貝湖,並成立『高雄工業給水廠』

  1960,9,1 正式開放觀光

1963 配合澂清樓之命名,大貝湖更名為澄清湖,給水廠亦更名為『澄清湖工業給水廠』

1973 由台水公司接管,給水廠定名為『台水公司第七區管理處澄清湖給水廠』

  2001,6 奉行政院核定辦理『大高雄地區自來水後續改善工程計畫』,增設高級淨水單元(高質水處理中心)。本廠設計出水量為45萬CMD ,高級淨水單元有前臭氧系統、結晶軟化系統、後臭氧系統、生物活性碳濾床等淨水單元。是世界最大的結晶軟化處理工程。2004完工。

 

☆保護政策

  水利署從未劃設澄清湖自來水保護區

  環保署透過高雄市政府劃設『澄清湖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面積358公頃,範圍涵蓋圓山大飯店、高雄高爾夫球場、澄清湖青年活動中心。

 

☆議題

1.湖區土地所有權屬高雄農田水利會,自來水公司每年給水利會15,000萬元的租金,是高雄水利會重要收入來源,當然也就是水公司的龐大負擔。高雄農田水利會是否有權如此坐享其成?

2.這是台灣唯一收門票開放觀光的公共給水水庫(高雄市民免費),每天遊人如織,四周大樓林立,甚至還有集水區內最忌諱的高爾夫球場。這種情況有無改善的可能?是否應禁止汽機車進入(園內僅設步道與自行車道,非公務車不得進入)?

 

 

IMG_0807.JPG

(湖邊高樓林立)

 

IMG_0828.JPG

(進水口:高屏溪水由此進入澄清湖)

 

IMG_0827.JPG

(濁水與清水用鋼板隔開)

 

IMG_0863.JPG

(放流口)

 

IMG_0849.JPG

(九曲橋)

 

 

 

 

 

 

 

 

 

 

文章標籤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0323.JPG

集集攔河堰基本資料(之二):濁幹線、八堡圳與集集共同引水南北聯絡渠道

 

☆ 集集共同引水聯絡渠道

南岸聯絡渠道:全長約38公里,包括新建段15公里及雲林水利會原有渠道擴建段23公里。沿線重要水利設施包括東埔蚋溪放水口、斗六堰進水口、林內淨水場取水口、觸口放水口與林內分水工等。

  工業用水專用管路 42公里(林內——麥寮),這是台灣第一條由政府興建的工業用水專管。管路主要循南岸堤防之水防道路埋設。

北岸聯絡渠道:全長約51公里,包括新建段23公里及彰化水利會原有渠道擴建28公里。沿線重要水利設施包括同源圳、八卦山旱灌、名間水利電廠取水口、八堡圳分水工、莿仔埤圳分水工等

 

  • 濁幹線與南岸聯絡渠道林內分水工

△濁幹線:嘉南大圳的一部分,同為八田與一設計,1924年完工。1975年後

改由新成立的雲林農田水利會管轄。

濁幹線灌區52,000公頃

一號進水口:1972建,功能已喪失。

二號進水口:1920建,取水量達54CMS

     三號進水口:嘉慶年間建,中國仔水門,引水供西螺地區鹿場課圳系統

△林内分水工:南岸聯絡渠道新建工程

  二進:南岸聯絡渠道90CMS;濁幹線二號進水口54CMS

五出:(詳圖)

  • 斗六堰進水口:清水溪上,斗六大圳進水口;自由溢流堰,長890公尺

三方水源:原斗六大圳清水溪進水口、枋寮導水路(水源取自濁水溪)、新建南岸聯絡渠道

斗六堰係枋寮導水路加高加固建成

 

☆八堡圳與北岸聯絡渠道八堡圳分水工

△八堡圳:取水口在彰化縣二水鄉,取水後分八堡一圳、八堡二圳。八堡一圳原稱施厝圳,由施世榜集資興建,1719年(康熙58)竣工。八堡二圳原稱十五庄圳,由黃仕卿興築,1721竣工。興築過程中獲『林先生』指導,始得順利完成。為紀念林先生,居民建『林先生廟』,並配祀施世榜與黃仕卿。八堡圳灌溉彰化全區13個堡中的8個,故稱八堡圳。這是清代台灣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灌溉面積19,000公頃,涵蓋一半以上的彰化縣域。

  △ 八堡圳分水工:9座閘門,八堡圳分水門2門,聯絡渠道直水門·4門,放水們3門。聯絡渠道於八堡圳分水後,以下潛暗渠方式穿越原八堡圳導水路,原八堡圳導水路舊取水口雖保留,但是所取水量並未併入聯絡渠道,而係匯入八堡圳分水門所取水量。此與濁幹線三個進水口所取水量均直接併入南岸聯絡渠道者不同。分水門後設置巴歇爾量水槽。

 

IMG_0261.JPG

(林內分水工之濁幹線取水口)

 

 

IMG_0268.JPG

(濁幹線的濁水溪二號取水口)

 

 

IMG_0293.JPG

(濁幹線二號取水口取水後進入林內分水工之進水口)

 

IMG_0294.JPG

(林內分水工之六輕工業用水專管取水口)

 

IMG_0295.JPG

(南岸聯絡渠道由集集堰取水後進入林內分水工之進水口)

 

 

 

 

IMG_0326.JPG

(八堡圳在林先生廟後方分成八堡一圳、八堡二圳)

IMG_0328.JPG

(八堡一圳、八堡二圳分水口)

 

IMG_0339.JPG

(集集共同引水之八堡圳分水工 上游)

 

 

IMG_0346.JPG

(集集共同引水之八堡圳分水工下游,現在的八堡圳主要由此取水)

 

文章標籤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2113.JPG

集集攔河堰基本資料(之一):攔河堰

 

  • 簡史

1984,6 台灣省水利局完成『集集共同引水計畫可行性規劃報告』

1986 六輕核准設廠(宜蘭利澤——桃園觀音——嘉義鰲鼓——雲林麥寮)

1991,6 行政院核定設置雲林離島式工業區(原規劃麥寮、台西、新興、四湖

四區,但僅麥寮區售予六輕)

1991,10 集集共同引水計畫開工(北岸聯絡渠道先動工)

1994,7 六輕動工

1996  集集堰工程上樑

1997,7 工業用水專用設施通水啟用,六輕開始供水

1998 六輕第一期完工

1999,9 九二一地震

2001,12 共同引水試運轉開始

 

☆ 功能:以所攔引濁水溪水量,供應農業用水、家用及公共給水、工業用水及水力用水標的的使用。其中『家用及公共給水』每日10-20萬噸,『工業用水』每日86萬噸(目前六輕供水約25萬CMD)。

☆ 管理機關: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

☆ 位置:南投縣集集鎮濁水溪中游林尾隘口

☆ 壩型:沃基式(Ogee type)混凝土重力壩

☆ 設計總容量:1,005萬立方公尺

   目前的有效容量:514萬立方公尺

☆ 攔河堰:全長352.5公尺

  △ 溢洪道:

堰頂標高205.25公尺

設弧形閘門18座,每門寬15公尺,高10.33公尺;由北至南依序編號為1至18號,其中南北各四座之上游側另設置水位調節閘門共八座。平時水位調節閘門全開,弧形閘門全閉。排洪時開啟弧形閘門。

  • 排砂道:

堰頂標高198.75公尺

設弧形閘門4座,南、北岸各2座,每門寬6.25公尺,高7.6公尺

  △ 魚道:在最左邊排砂道左側

☆ 取水口

南岸取水口:取水調節閘門18座,分上下兩層各9座,設計最大取水量108CMS

北岸取水口:取水調節閘門16座,分上下兩層各8座,設計最大取水量77CMS

☆ 沉砂池

南岸沉砂池:3池併聯。

北岸沉砂池:2池併聯

  • 105年集集堰供水量

入流量:51.03億噸

南岸聯絡渠道:雲林灌區13億噸;工業用水1億噸;公共給水0.35億噸(林內淨水場)。雲林灌區(含竹山)約6萬公頃

北岸聯絡渠道:彰化灌區9.72億噸。彰化灌區約4萬公頃

合計供水24.07億噸

  • 最大年運用水量的水庫

集集攔河堰設計有效蓄水量1,005萬立方公尺,兩岸可同時取水之最大取水量達每秒160立方公尺,計畫年最大引水量達20億立方公尺,遠高於曾文水庫之10.5億立方公尺及石門水庫之8.15億立方公尺,為國內計畫年取水量最大之水庫。

  • 國家一級古蹟『開闢鴻荒』石碣

1874年總兵吳光亮為開闢八通關古道所提。為保存此古蹟,將溢洪道縮減一個,工程費提高2億元。

問題點

集集攔河堰計畫『年取水量』達20億立方公尺,比曾文水庫(10.5億)、石門水庫(8.15億)加起來還要多,是國內計畫年取水量最大的水庫。原來以濁水溪水源灌溉的水圳渠道都改由集集堰『共同引水』。政府當然希望大家相信這個偉大工程的必要性,但是環保團體的批判卻也相當強烈。也許,除了它確實保障六輕用水之外,其他目的是否真的實現,如果資料客觀公正,下面這五個問題,無論政府方面或環團方面,答案應該是相同的。

  1. 有沒有實際增加農業用水量?
  2. 有沒有實際減少地下水抽取量?
  3. 有沒有減少地下水補注量?
  4. 有沒有因『上淤下刷』造成下游揚塵與橋樑危機?
  5. 計畫年取水量能維持多久?

 

IMG_0365.JPG

(集集攔河堰上游,滿水位,攝於2017/10/15)

 

IMG_2129.JPG

(集集攔河堰上游,低水位,攝於2013/8/11)

 

IMG_0369.JPG

(集集攔河堰下游 滿水位放水 攝於2017/10/15)

 

IMG_2099.JPG

(集集攔河堰下游 低水位  無放水 攝於2013/8/11)

 

 

文章標籤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