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金沙   山上出產的海中金沙

 海金沙  

(海金沙  攝於新化)

海金沙  

(海金沙的兩種羽葉    攝於崁頭山)

海金沙  

(海金沙繁殖葉背面的孢子   攝於鹿谷)

 

海金沙有三大特點:第一,海金沙屬是唯一的攀援性蕨類,

會攀爬在其他的植物上。難怪它的英文稱作 climbing fern (攀爬的蕨)

“海金沙”這個名稱可以說是“海金沙科”蕨類的統稱,

海金沙科只有一屬“海金沙屬”,底下有約40種,分佈世界各地。

台灣本產的主要是 Japanese climbing fern。咦!何必曰“日本”。

 

第二,葉片超長。它的莖橫走在土中,從莖上長出細細長長的葉軸,

葉軸上再長出羽葉。葉軸可以連續生長、無限延長,甚至長達30公尺。

可以說是世界上最長的葉片。所以,它從地上伸出來就是“一片葉子”,

我們看到的攀藤是它超長的葉軸跟羽葉,不要把葉軸誤以為是莖。

它的葉軸攀附在其他植物上,自己的葉軸與葉軸也常互相糾纏成一大團。

 

第三,它有兩種外觀極不相同的羽葉。較寬的是營養葉,

較細碎的則是繁殖葉,只有繁殖葉的葉背才會長孢子。

它的孢子大約在立秋時節成熟。將繁殖葉割下、曬乾,然後將孢子抖落,

收集起來,成了黃色細沙狀的中藥材,這就是“海金沙”名稱的由來。

據說中藥海金沙可以治療淋病。海金沙與麻油調和可以外敷治帶狀皰疹。

 

 

文章標籤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咬人貓

    登山客絕對不能不知道的植物

 

 咬人貓  

(有毒植物的告示牌    攝於宜蘭明池)

咬人貓  

(咬人貓    攝於宜蘭明池)

咬人貓  

(咬人貓   攝於台南白河大棟山)

咬人貓  

(咬人貓    攝於梨山)

 

蕁麻疹是許多人常犯的毛病,發作時全身奇癢,很不舒服。

蕁麻疹的名稱來自“蕁麻”,這是蕁麻科蕁麻屬植物的統稱。

在台灣分佈最廣的蕁麻就是咬人蕁麻,台灣人稱之為咬人貓。

“咬人貓”可說是“咬人狗”的對稱。咬人狗是很大的喬木,

咬人貓卻是矮矮的草本植物,也因此碰到咬人貓的機會更大。

 

碰到咬人貓時,又癢又痛,登山客都吃過這個虧,我自己也是。

這是登山客非懂不可的植物,在陡坡攀爬時注意兩手別抓到它。

女生野放時要特別看清楚,不小心碰到屁股時可就又痛又尷尬。

咬人貓全株長滿桿狀焮毛,裡面含有蟻酸,觸碰時注入皮膚內,

這時怎麼辦?尿液可能是最好的辦法,姑婆芋的汁液也不錯。

 

還好咬人貓的辨識並不困難。它的葉子基本上是闊卵形至心形,

葉緣有着重複的鋸齒,先分成幾個大鋸齒,大鋸齒還有小鋸齒,

再加上全身的焮毛,在山林裡面很少有其他植物跟它長得像。

蕁麻屬在台灣還有一種三千公尺高山上才有的“台灣蕁麻”,

跟咬人貓基本上一樣,只是葉子小一半。下次登百岳時注意尋寶。

 

 

文章標籤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黃連木

  遊台南孔廟,記得探訪楷木老樹

黃連木  

(黃連木的夏日景觀   攝於台南孔廟邊忠義國小)

黃連木  

(黃連木冬日紅葉  攝於台南孔廟邊忠義國小 )

黃連木  

(黃連木行道樹   攝於台南國民路)

黃連木  

(黃連木的紅葉   攝於台南)

黃連木  

(黃連木果實與白頭翁    攝於台北中華路)

 

如果問我什麼樹當行道樹最好,我會毫不猶豫地推薦黃連木。

種樹不僅為了觀賞或遮蔭,不能種黑板樹那種長得太快的樹。

黃連木也許長得較慢,但它的木材是台灣本產的闊葉一級木,

它也是環保署選定的A級“空氣品質淨化能力樹種”之一。

種黃連木既可以淨化空氣,又可以把財富留給子孫。

 

就算為了觀賞,也值得種黃連木。它那細緻的羽狀複葉相當優雅,

它樹葉的顏色隨著季節變換,它在秋冬時節的紅葉媲美楓紅。

還有一點,它在文化上的特殊意義:它也稱作“楷木”或“孔木”

傳說子貢在為孔子結廬守墓的時候種了黃連木,表彰孔子足為楷模。

子貢也用楷木雕塑孔子像,楷木雕刻仍是現在曲阜的重要手工藝術。

 

台南孔廟園區就有一棵兩百多歲的楷木老樹,遊孔廟時記得來探訪。

據說它是乾隆年間台灣知府蔣元樞整建孔廟時種植的,

位在孔廟邊忠義國小靠友愛街圍牆內,天主堂的對面。

它的樹圍超過三公尺,不過建議大家不要進入草地跟它的樹幹合照,

那可是經過許多護樹者的努力,才有這片守護大樹的草地。

 

文章標籤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杉  夠資格號稱“台灣爺”

 台灣杉  

(台灣杉  攝於杉林溪)

台灣杉  

(台灣杉  攝於杉林溪)

台灣杉  

(台灣杉   攝於八仙山)

台灣杉  

(台灣杉的葉子摸起來剛硬刺手   攝於八仙山)

 

台灣杉是1904年小西成章在海拔2000公尺的南投山區採集到的,

1906年由早田文藏命名為Taiwania cryptomeriodes

這使它變成了唯一以“台灣”作為屬名的植物,真是“台灣之光”。

它是冰河孓遺植物,但是其實並不是台灣特有種,雲南、緬甸也有。

由於松杉柏類發現新屬並不容易,據說當時還造成轟動。

 

台灣杉跟柳杉長得很像,它的種加詞就是表示這個意思。

對我們一般觀察者來說,最簡單的區別法就是摸摸葉子,

柳杉摸起來順順的,台灣杉的葉子摸起來剛硬刺手,

台灣杉雖然原產高山地區,但是800公尺以上的地方都可以栽植。

在柳杉造林失敗以後,台灣杉已經獲得更多造林者的青睞。

 

在電視上看到楊國禎教授帶隊到大鬼湖山區探訪台灣杉,好羨慕。

據說魯凱族人把台灣杉稱作“撞到月亮的樹”,形容它的高大。

在那片原始林裡面可能有超過一萬棵這種“世界級的活化石純林”。

最大的台灣杉超過三千歲,最高可達90公尺,是亞洲最高的樹種。

對台灣杉致上最高的敬意,我們就稱它為“台灣爺”吧!

文章標籤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紫花藿香薊  大著膽子跟大花咸豐草爭地盤

 

紫花藿香薊  

(紫花藿香薊    攝於崁頭山)

紫花藿香薊  

(紫花藿香薊    攝於崁頭山)

紫花藿香薊  

(紫花藿香薊    攝於崁頭山)

白花藿香薊  

(白花藿香薊    攝於斗六)

白花藿香薊  

(白花藿香薊    攝於八仙山)

假藿香薊(貓腥草)  

(鋸葉貓腥草     攝於谷關大道院)

假藿香薊(貓腥草)  

(鋸葉貓腥草    攝於谷關大道院)

紫花藿香薊&大花咸豐草  

(紫花藿香薊  PK   大花咸豐草     攝於谷關大道院)

 

藿香薊不是藿香(唇形科)也不是薊(菊科薊屬,如南國薊),

但是它有藿香的氣味,也有那麼一點薊屬植物的形狀。

它是菊科藿香薊屬,本屬有紫花藿香薊與白花藿香薊兩種。

紫花藿香薊的競爭力顯然比白花藿香薊強,數量也多得多,

但是白花藿香薊較耐旱,因此也還是有它的生存空間。

 

在台灣還有所謂“假藿香薊”,歸在“假藿香薊屬”,

還有一種“貓腥草”,歸在“貓腥菊屬”,長得也很像紫花藿香薊。

看到藿香薊時,何妨聞一聞葉子的味道,看看是香還是腥。

然後看看葉子,藿香薊多半呈三角形、心形的,葉緣細鋸齒十幾對;

假藿香薊或貓腥草葉子較狹長,鋸齒較粗,每邊只有5-8對,常是6對。

 

藿香薊每支花莖會長出十幾朵頭狀花,假藿香薊則較為稀疏。

藿香薊瘦果上的冠毛呈鱗片狀,像是一朵朵的五星小花;

假藿香薊瘦果有15至40根冠毛,種子成熟時會像蒲公英一樣飄散。

由於紫花藿香薊的強勢作風,其他三種其實並不容易發現。

在大花咸豐草當道的台灣,大概也只有紫花藿香薊夠格搶些地盤了。

 

文章標籤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大花咸豐草為養蜂引進,功過待評說

 

 大花咸豐草  

(大花咸豐草  攝於那瑪夏)

大花咸豐草  

(大花咸豐草  攝於安平)

大花咸豐草  

(大花咸豐草與蜜蜂  攝於崁頭山)

大花咸豐草  

(大花咸豐草  八瓣的喔  攝於崁頭山)

大花咸豐草  

(能不能說這一棵就是“咸豐草(小白花鬼針)”?  攝於仁愛鄉萬大發電廠)

大花咸豐草  

(很想說左邊是大花咸豐草、右邊是咸豐草,但是沒信心    攝於萬大發電廠)

 

“台灣物種名錄”(TaiBNET)中,列出菊科鬼針屬植物六種:

鬼針、鬼針舅、狼把草、白花鬼針、小白花鬼針、大花咸豐草。

後三種是同一物種 (Bidens pilosa) 的三個不同變種,主要差別是:

白花鬼針沒有白色舌狀花,小白花鬼針的白色舌狀花較小,

而大花咸豐草的白色舌狀花較大較長。(白花鬼針該加個“無”字)

 

但是野外觀察要做區別會很挫折,當大花咸豐草營養不良時,

有可能也是小花小葉,舌狀花也有可能掉了。有人告訴我:

不必再去尋找前兩者了,反正地盤都被大花咸豐草搶光了。

看全台灣不管都市農村、山坡溪邊,到處都是全年盛開的白花,

被排擠的恐怕還有其他許許多多的昆蟲食草與蜜源植物。

 

大花咸豐草是連任25年養蜂協會理事長的李錦洲先生刻意引進的,

從1976年到現在,確實給台灣的養蜂業提供了豐盛的蜜蜂蜜源。

養蜂業者為了感念他的貢獻,特將大花咸豐草稱為“錦洲草”,

但是考量到這個強大的“侵入種”對台灣生態環境的衝擊時,

李錦洲先生的是非功過,還真有待將來的生態史家評說。

 

附記:由於“台灣物種名錄”上用的名稱怪怪的,許多人寧可用“鬼針草、咸豐草、大花咸豐草”這三個名稱。

文章標籤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葉楠與香楠  大葉楠樹大葉大,香楠的葉子香味特殊

  

香楠蟲癭  

(香楠蟲癭  攝於崁頭山)

香楠  

(香楠   攝於嘉義都會公園)

香楠  蟲癭  

(香楠蟲癭   攝於崁頭山)

香楠蟲癭  

(這不是毛毛蟲,是香楠的蟲癭)

香楠蟲癭  

(香楠蟲癭  癭蚋寶貝的超級豪宅 我所看過最美麗的蟲癭   攝於崁頭山)

大葉楠與香楠葉片  

(左為香楠  右為大葉楠)

香楠與大葉楠葉片  

(葉背   左為香楠    右為大葉楠)

大葉楠蟲癭  

(大葉楠蟲癭   攝於崁頭山)

大葉楠  

(崁頭山仙公廟後面高大的大葉楠)

大葉楠  

(大葉楠新葉與花序)

大葉楠  

(大葉楠芽苞  攝於崁頭山)

大葉楠  

(大葉楠芽苞   攝於崁頭山)

 

 

楠木是是樟科楨楠屬(Machilus)與雅楠屬(Phoebe)樹木的通稱。

 

“楠”字表示它們是“南方之木”,在中國只有南方才有。

 

但是叫做“楠”的樹木卻未必都是這一類的“楠木”,

 

譬如台灣肖楠是柏科,跟這裡的楠木完全無關。

 

大葉楠與香楠都是台灣山區常見的楨楠屬樹木,台灣的固有種。

 

 

 

它們都是優良的家具與建築用材,樹皮都可以用來做拜拜的線香,

 

大葉楠是大喬木,高可達40公尺; 香楠則是中喬木,高約20公尺。

 

樹大葉大就是大葉楠在楠木中的最大特色,大樹底下好乘涼。

 

香楠的葉子揉一揉會有一種特殊的香味,有人說像燒焦的電線。

 

大葉楠的綠葉表面有點光澤,香楠的綠葉表面則是有點蒼白。

 

 

 

大葉楠與香楠都會在春天長出芽苞,這是包覆在新芽外頭的苞片,

 

葉芽與花芽合體,新芽茁壯後,苞片掉落,長出新葉與花序。

 

大葉楠與香楠的葉片或枝條都有很多蟲癭(gall),有些蟲癭好漂亮。

 

這些蟲癭通常是造癭昆蟲分泌刺激物使葉片組織不正常增生而成,

 

例如癭蚋或癭蜂,它們很聰明地讓小寶貝在豪華的育嬰房內成長。

 

 

文章標籤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Dec 21 Sun 2014 09:02
  • 土藤

土藤  有花序刺鞭,無葉軸刺鞭

 

 土藤  

(土藤  攝於高士佛山)

土藤與黃藤  

(雙藤相隨,土黃共暉  攝於高士佛山)

土藤  

(土藤的花序刺鞭  攝於高士佛山)

黃藤的花序  

(黃藤的花序,沒有形成長長的刺鞭  攝於高士佛山)

土藤  

(土藤 攝於高士佛山)

土藤  

(土藤莖鞘沒有明顯的膝狀突起  攝於高士佛山)

黃藤  

(黃藤莖鞘有明顯的膝狀突起  攝於高士佛山)

高士佛山登山口  

(高士佛山登山口)  

  

在尋找台灣黃藤的資料時,無意中看到一篇Andrew Henderson 的文章,

介紹台灣省藤屬的new species,他命名為Calamus beccarii

他特別註明中文稱為“土藤”。它跟黃藤的最大差別是:

土藤有花序刺鞭(flagella),沒有葉軸刺鞭(cirri);黃藤正好相反。

為了一探這個“新物種”,我們夫妻專程去牡丹鄉的高士佛山尋找。

 

高士佛山在牡丹水庫附近,登山客從登山口到山頂來回不超過兩個鐘頭。

我們根據資料設定尋找的目標:一定要有跟黃藤一樣長長粗粗的藤莖,

要確定看到它的花序刺鞭,也要確定它的葉軸沒有黃藤那樣的葉軸刺鞭。

就這樣一路上山,直到接近終點時,老婆才喊:那應該就是你所要的啦!

我走近一看,真是大喜過望。黃藤與土藤就站在一起,正好用來做比較。

 

黃藤都是用它的葉軸刺鞭攀爬到別的樹上去,土藤卻是用花序刺鞭。

其實土藤與黃藤的葉子就已經有很大的差別了。黃藤的羽葉較寬、

排列較疏、較不規則;而土藤的羽葉像黃椰子,狹長、排列緊密而規則。

黃藤葉鞘基部有明顯的膝狀突起,土藤的膝狀突起卻不明顯。

土藤是不是也叫“水藤”?這個問題茲事體大,我好想聽聽大家的意見。

 

附記:承蒙荒野資深解說員飯粒、微風指點,我們才知道要去高士佛山尋找。

            謹此致謝

文章標籤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 Nov 30 Sun 2014 09:02
  • 棕櫚

棕櫚

什麼是棕櫚,看你講哪個層次的意義

 

 簑衣  

(簑衣 攝於馬祖)

棕櫚  

(棕櫚  攝於奮起湖)

棕櫚  

(棕櫚  攝於奮起湖)

棕櫚  

(棕櫚  攝於奮起湖)

棕櫚  

(奮起湖的紅棕解說牌)

棕櫚  

(棕櫚  攝於奮起湖)

 

“棕櫚”有好幾個層次的意義,首先是單子葉植物裡的“棕櫚目”;

棕櫚目只有一科,就是“棕櫚科”;棕櫚科包括202屬、2,800多種。

種類繁多,數量龐大。如果您要把這兩千多種都統稱“棕櫚”,

似乎也沒關係。就像於梨華的著名小說“又見棕櫚又見棕櫚”,

把台大校園高聳的大王椰子稱作棕櫚,也沒有人敢說她不對。

 

常有人把“棕櫚科”分成三大類:椰子、海棗與棕櫚,

而把掌狀葉的都算在棕櫚裡面,這樣就包括了蒲葵之類的都在內。

更精確一點,應該說棕櫚科下的“棕櫚屬(Trachycarpus)”才是棕櫚。

台灣沒有本產的棕櫚屬植物,引進的主要有一種:T. fortunei,

這就是唐山過台灣用來作簑衣的棕櫚。在奮起湖種了很多。

 

在奮起湖掛的解說牌上說它是“紅棕”,這是相對於“黑棕”的稱呼。

黑棕就是台灣本產的山棕。紅棕的纖維才適合做棕簑,黑棕不適合。

如果要區分棕櫚與蒲葵,可以說棕櫚的掌狀葉較深裂,不能做扇子;

蒲葵的掌狀葉靠近基部的一端還有很大一部分相連,可以做蒲扇。

蒲葵的裂葉前端開叉成長長的兩片而且下垂,棕櫚通常不會那樣。

 

附:在台北植物園網站中看到周吉常老師的話,引用如下:

簑衣是以棕櫚(學名 Trachycarpus fortunei)之葉鞘纖維編製棕櫚之葉鞘纖維可供製簑衣、

毛刷、掃帚、水塔過濾網、床墊或枕墊等,亦可製成繩索。.

棕櫚種植810年後可以開剝棕片,原以嘉義縣吳鳳鄉(阿里山 鄉)、竹崎鄉、梅山鄉、

番路鄉最多,每年秋季採收大批棕皮,在阿里山 鐵路之奮起湖 站集中,

由火車運至市場銷售,後因塑膠製品逐漸取代,而失去經濟栽植之價值。

棕櫚性喜温暖、濕潤的氣候,較耐陰,極耐寒。

中國大陸雲南省紅河縣,近年來大力發展棕櫚樹種植與加工,出售棕床墊,

棕順絲等棕片加工產品,產生很大之經濟效益。

山棕之葉鞘纖維只可製掃帚及刷子、水塔過濾網等。

 

文章標籤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黃藤

  全身都長刺,卻是台灣最重要的藤材

 

黃藤  

(台灣黃藤全身長刺  攝於崁頭山) 

黃藤  

(台灣黃藤 葉軸延伸的刺鞭  攝於崁頭山)

黃藤  

(台灣黃藤 伸出森林樹冠層頂上,注意葉軸延伸的刺鞭 攝於崁頭山)

黃藤  

(台灣黃藤的果實  攝於崁頭山)

黃藤  

(台灣黃藤  葉脈上的刺  攝於山美)

黃藤  

(台灣黃藤  新叢  攝於山美)

 

做藤椅用的藤(rattan),是棕櫚科省藤類13屬600多種植物的統稱,

70%出產在印尼。台灣也有,台灣人稱作黃藤,在台灣全島的中低海拔山區,

到處可以看到它們那長長的藤莖,一身都是刺,攀爬在森林的樹上。

不過它們真正可怕的刺長在葉軸延伸的刺鞭,細細長長,長滿倒鉤刺,

不像莖幹那樣醒目,冷不防就會被它勾到,衣服勾破,甚至皮開肉綻。

 

它的葉軸刺鞭(英文稱cirri,單數cirrus),可以說是黃藤最大的特色,

它的目的是用來攀爬到別的樹上,以便讓它的藤莖向上、向外延伸。

在森林裡面,這不算是惡意的,因為它並不會構成纏勒,

也不會把其他樹木的陽光全部遮蓋住。只是這些勾刺對人還真不友善。

人類得克服許多困難才能利用到它們的藤莖或藤心。

 

把黃藤的莖砍下、剝鞘的過程稱為“抽藤”,這是過去非常重要的產業。

不止是藤椅藤床等家具,還包括各種提籃、背包,建築材料,繩索,

用途非常廣泛。抽藤與籐編都是很專業的技術,可惜都被塑膠打敗了。

事實上,由於山區過度開發,森林裡的野生黃藤已經越來越少了。

花蓮有人種植黃藤,目的是採收藤心,煮出超級美味的“藤心排骨”。

 

2014/12/18修改補記:

承蒙荒野保護協會資深解說員微風指教,台灣人所稱的黃藤跟大陸人所稱的黃藤並不相同。為了嚴謹起見,台灣的黃藤應該稱作“台灣黃藤”。依據Andrew Henderson 所作的分類,學名應該是 Calamus formosanus 。“台灣黃藤”這個名稱符合這個學名的用意,表明它是台灣特有種。我發現有人稱它“假黃藤”,如果只因台灣人所稱的黃藤與大陸人所稱的不一樣,就說台灣的黃藤是“假黃藤”,感覺上就會令人不太舒服了。所以,支持“台灣黃藤”這個名稱。

還有,荒野資深解說員飯粒提供資訊:台灣黃藤的葉子是環紋蝶幼蟲的食草。下次觀察時,記得好好尋找環紋蝶美麗的幼蟲。

文章標籤

homerdale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